第50部分(第2/4 页)
地洞不见了,代之以一团腾起的烟尘。
进攻陷于僵局,曼施坦因把前线指挥部搬到离高地只有5公里的海边小镇柳比莫夫卡,但是德军的战线并未由此而前进一步。
元首与曼施坦因在指挥部里转圈,半晌两人停住脚步,面面相觑了片刻,曼施坦因凝视着他:“我想到一个办法,只不过需要冒险。”
李德摆手,然后学着古代将领:“我俩在法国战役中不谋而合,现在我决定再试一次。”俩人各自在手掌上写了几个字,在鲍曼的裁判下,一齐伸出手,两人的手心里都写着:“登陆。”
夜幕降临后,德军神不知、鬼不觉地调来十几艘汽船和几十艘橡皮艇,目标大的渔船藏身于海湾,用于后一波登陆时。首批登陆的战士是精心挑选的,至少是上士以上的军士,全部配备冲锋枪,火焰喷射器和便于携带的捷克轻机枪。
元月15日凌晨一点,德军这边枪炮齐鸣,马克沁和通用机枪在夜色里盲目射击,空空空,通通通,砰砰砰。那既不是袭扰,更不是压制,而是用金钱制造的类似东方的爆竹的声响,目的只有一个:掩饰德军汽艇的马达声。
没有月亮,在昏暗的星光和不时升腾起的照明弹映照下,600名德军渡过一公里的塞尔维亚湾,出其不意地在南岸登陆,未遭任何抵抗。等到苏军发现时,已经是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啦。天大亮时,已经有2万人渡过海湾,进入塞瓦斯托波尔市区。
第01节 军长被军法从事
攻占萨潘高地的最后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斯大林亲自下达命令,残余部队服从战至最后一人的命令,英国人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的墓地成了苏军的要塞,红军士兵就躺在被炮弹炸开的墓穴上。
最后的时刻到了,上万名苏军士兵、妇女们和孩子们手挽手向前冲锋,以自杀性的人海战术进攻,德军宣传车喊话无效后,用炽热的金属弹雨说话,一个机枪手在射杀了冲锋的妇女儿童后神经错乱,跳下山崖。
苏军摧毁了位于塞尔维亚湾附近的一个大型军火库,以防止它落入德军手中。这个军火库位于一个香槟酒工厂内,工厂内同时还有一个容纳了2000伤兵的野战医院。当军火库被摧毁时,仍然有许多伤员待在医院里,他们永远留在了那里。苏军高级军官乘坐潜艇逃走。
元月17日,德军将进入已成废墟的塞瓦斯托波尔。曼斯坦因命令罗马尼亚军队最后一个出发,但是马诺里乌少将没有服从这个命令,他率领罗马尼亚第4山地师,抢在德军之前进城,将一面罗马尼亚国旗插在了市内纳希莫夫山上。
同日下午4点,一束电波从洞穴传向莫斯科: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苏联滨海集团军忠实地执行了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命令,被优势的敌人所压倒。发报地点:马拉霍夫岗七号洞穴。发完电报后,从洞穴里升腾起一股烟雾。
一艘罗马尼亚炮艇驶入塞尔维纳亚湾,上面载着元首,他由冉妮亚搀扶着上岸时,他想的是:感谢上天,我又完成了一个霸业,攻占了克里木。
他要在雅尔塔召开帝国政治局会议,早在德军一寸一寸爬向堡垒时,他已经打定了这个主意。近来忙于征服大业,国内好多事情都堆积如山,柏林连续两天遭到英国飞机的轰炸,而选择到雅尔塔开会,能让政治局委员们亲眼看到他的盖世武功,切身感受到胜利来之不易。
元月19日,元首和政治局委员们聚集在契诃夫故居,欣赏艾伊瓦佐夫斯基的名画《九级Lang》。这是他的代表作,表现的是风暴中飘泊的人们,他们栖居在帆船的残余物上,为了生存,拼命挣扎,狂风巨Lang,呼啸而来。暴风雨中的船与人,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抗衡,表现了自然的巨大力量与不可抗拒性。
元首很欣赏这幅画,每当战事稍息时,他便独自凝视着气势逼人,色彩动人的画面,此刻他向客人们解释说:这是一幅关于人和自然的颂歌,使人震动,也使人动情,给人以难忘的印象,而天边透出的夕阳,则代表着希望,因此整个画是积极向上的,不像毕加索那样颓废。
希姆莱感叹:“没想到这些愚昧的俄国人能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元首反驳:“愚昧,您错了,俄国人一点也不愚昧,现在我们所处的这间房子,是俄国文人墨客荟萃之地。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文艺巨匠都多次来到这里。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在此养病期间,写下了不少巨篇。”
戈培尔抢先炫耀:“我看过他的《小公务员之死》”
希姆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