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页)
关羽给自己的部队提前打上了预防针。
却说曹操逃回了陈留的谯郡,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如同出了笼的鸟儿飞向了天空,满是自由和希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曹操出身名门望族,家庭显贵,祖上的基业也是大的了得,这还不算曹操在家乡还有着许多的同宗兄弟,而且不乏有用的人才,除此之外在陈留曹家还有不少的人脉,殷实的家境、广阔的人脉、众多的帮手,这一切让野心勃勃的曹操如何放过?
回到家乡之后曹操便迫不及待的筹集钱粮和资财,在当地召集兵马开来,他拟诏历数董卓数项罪名,什么欺君罔上、欺天灭地、飞扬拨扈、残暴不仁。。。。。。。。。。。。总之贬的董卓是体无完肤、一无是处,整个就是一个人间的祸害、百姓的公敌,人人得而诛之,曹操当即发出了讨伐董卓的矫诏,陈留各地纷纷举起义旗、揭竿而起、附和曹操。。。。。。。。。。。。。。
曹操的同宗们更是相继投奔而来,什么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纷纷找到曹操承诺助曹操一臂之力,曹操的这些同宗兄弟皆是武艺出众之人,当下表示为曹操出力,曹操如获至宝般的给各位兄弟以礼遇,这夏侯惇,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骂其师,惇杀之,逃于外方;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二人皆是弓马娴熟、武艺过人,曹操皆留为帐前吏,于村中调练军马。
正文 第122章 关东起兵
曹操檄文刚刚发出整个陈留地区响应者不计其数,曹操又网络了很多文臣武将,一时间势力急剧膨胀,但现在人手有了,曹操却已经散尽了家财,没了军资如何支撑军队作战呢?财位庶政之母,在军队更是如此,没有粮草资财做后盾军队怎能支撑着战斗呢?曹操一时间陷入了苦恼境地。。。。。。。。。。。。。。。
曹操的父亲曹嵩见曹操如此苦恼知道他的心事,谓曹操道:“本地有一孝廉叫做卫弘的,家趁人值,颇有资财而且为人仗义,如能得到他的帮助,不愁大事不成!”
“此人有如此能量?家境如此殷实?比我们家还要阔绰?”曹操眼前一亮问道。
曹嵩笑道:“这根本没法比啊!我们跟人家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这卫弘乃是陈留地区有名的大户,家财万贯乃是陈留首富啊!我们家哪里能敌得上人家啊!”
“若得到他的大力支持,我们这军资足够支撑下去啊!”曹操欣喜道。
曹嵩接着道:“那没问题!足够支撑你一年粮饷!”
“但就是不知他能否为我们出力呢?不知他是否愿意?如果人家不答应再大的家业我们也是指不上啊!”曹操忧虑道。
曹嵩继续道:“这卫弘与我交情甚浓,这样我们安排一桌盛宴宴请他一番,然后再跟他讲明道理,我想应该没问题!”
“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张罗!”曹操遂道。
曹操如同黑夜里见到了光明,当下就去张罗了一张桌子豪宴,第二日曹嵩约了卫弘到曹家,三人遂坐到了一起,曹嵩谓卫弘道:“当今天下,董卓欺君罔上、祸害百姓、残暴不仁,普天下的英雄义士无不愤慨,人人恨不得剿贼擒王,生饮董卓的血、吃董卓的肉,先生乃是远近闻名的仁人志士,当次国难之际,我想先生不会坐视不管吧?”
曹嵩的一席话说得卫弘茅塞顿开,他激昂的说道:“曹大人说得太好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丈夫生于乱世就当扶危济困,只是现在未能发现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伸张正义!”
“吾儿孟德素有大志,先前在京都洛阳刺杀董贼未成回到家乡,现在发出矫诏招募义军准备起事讨伐董贼,天下仁人志士无不望风归顺,各路英雄豪杰无不劲头奔而来,现在已经招募到几万人马,也不乏良将勇士,义军人数以初具规模,而且形势一片大好,但现在要紧的是,大军的钱粮方面存在困难,不怕先生笑话我曹家的家底都掏空了,吾闻先生乃是陈留地区的首富又是仗义疏财之人,当此国难当头之际还望先生出手相助,以为军饷,如此方能成就讨伐的大业啊!”曹嵩继续劝道。
卫弘被曹嵩一席话说得连连点头,又看了看曹操,遂道:“孟德有如此大志,吾愿助汝一臂之力!”
“有先生相助大事可成矣!”曹操愤慨激昂道。
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