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部分(第2/4 页)
马,颠倒黑白,将徐谦比拟为假借天子号令天下的曹操时,徐谦便已知道,他已经没有必要争辩下去。
从张太后宫中出来,徐谦没有迟疑。直接到了一处侧殿。
方才忙忙碌碌,又是见太皇太后又是见天子,徐谦显出了几分疲惫,不过他还是打起了几分精神。
三三两两的人开始汇聚到了这里。
有司礼监的黄锦。
有御马监的春生。
有皇家学堂和新军的王蛛、陆炳、齐成。
还有刑部尚书张子麟。
人数其实不多,可是这些人,都是宫中徐谦可以商量大事的人。
在场的人其实都很悲痛,悲痛之情,比之外头拿些如丧考妣的人要真挚的多。不管怎么说,其中绝大多数人。他们原本就受过嘉靖不少的恩惠,无论是嘉靖再如何混蛋,可是依旧有一批嘉靖朝的得益者,嘉靖一死。这些人固然不至于痛不欲生,可是伤感难免。
徐谦喝了口茶,茶香入口。精神一震。
他简要的将在张太后那里的事说了出来,慢悠悠的道:“看来。他们是铁了心的要迎益王了。”
王蛛冷笑,他虽是个武人。却也晓得里头的厉害,朱载基乃是他的外甥,益王主政,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好处,人家是宗室亲王,又主持政事,而朱载基一岁不到,这种情况之下,用不了多久,这朱载基只怕就要……
最坏的打算就是朱载基早夭,而后益王名正言顺登基,就算益王不敢如此做,可是主政之后,为了巩固权利,将王家、陆家这些所谓的嘉靖心腹党羽清除是铁板钉钉的。
因此王蛛忍不住道:“大人为何不据理力争?”
徐谦淡淡道:“据理力争?拿什么争?”徐谦一句反问,让人哑口无言。
是啊,拿什么争,大臣站在自己对面的是绝大多数,杨廷和好歹是内阁首辅,说的话绝对是一言九鼎,而张太后呢,张太后的根本利益本身就和朱载基背道而驰,她这太后,假若让朱载基顺利登基,顺利主政,谁也不会对她有所感激,等到朱载基长大一些,其母刘贵人甚至可能进行报复。而迎益王主政则全然不同,益王必定只是宗人,张太后拍板让他主政,这是一个天大的恩情。与此同时,益王作为藩王,肯定会遭人质疑,所以他想要站稳脚跟,就必须寻求合法性,在大明朝,尤其是皇帝年幼的情况之下,太后假若给予足够的支持,那么合法性就不成问题。
所以迎益王入京,对张太后是最好的结局,益王需要借助张太后的合法性,张太后可以借益王来对付刘贵人母子,双方一拍即合。
再加上大臣们的造势,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
凭徐谦一张口,反对的了吗?
所有的人脸色黯然,大家都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绝境。
张子麟虽是刑部尚书,却是王党领袖之一,一旦益王主政,必定会和旧党勾结,要铲除新党,首先就是要除掉新党的一些旗帜人物,徐谦位高权重,不容易动手,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他张子麟,张子麟几乎已经可以预想到,半年之后,有大臣出面弹劾自己各种罪状,而后内阁和益王命有司查办,最后官兵查封了自己的府邸,而自己,则是彻底身败名裂,可是不可避免的会有牢狱之灾。
对陆炳和王蛛来说,更是如此,益王怎么会放心,陆家和王家这种嘉靖的外戚和死党掌握兵权,在亲军和皇家学堂以及新军里担任要职,若是不铲除陆家和王家,他这代政的王爷,只怕要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了。
黄锦是兴王府出来的,一直都陪侍着嘉靖,跟着嘉靖作伴了一辈子,他也没有任何的选择,就算他肯给益王做狗,可是益王也是宗亲出身,他的身边,也有随侍的太监,难道你黄锦能有这些和益王朝夕相处的伴伴们亲?
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知道,眼下最困难的时候到了。
平时这些人,因为有天子庇护,所以多多少少,都有些有恃无恐,可是嘉靖一死,他们便发觉,自己所努力的一切,都极有可能成为泡影。
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徐谦。
徐谦慢悠悠的道:“本官动嘴皮子,说不过他们,就算这道理讲得通,又能如何?这个世上,不是谁有理就成的,他们是十张嘴,我们是一张,多说也是无益。”
“可是。”陆炳道:“难道我们就这样任人宰割,坐以待毙?”
徐谦淡淡一笑:“你想坐以待毙吗?”
陆炳毫不犹豫的摇头,其实陆炳此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