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她告诉他,除了最近几周处于半绝食状态外,她在过去六个月的饮食一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好得多。“但我有个问题,”她解释说,“我不能吃太多的动物脂肪。但别的还行。”
“这就是缺铁的原因。”内森说,“从你讲的情况看,你摄入的叶酸和B12足够了。人对这两种东西的需要只是一点点。然而铁却是十分麻烦的事。你一旦缺铁就很难补上。”他停了下来,也许是因为她脸上的焦虑神情(她为他的话感到困惑不解),赶紧冲她一笑:“这种病其实很容易对付,一旦你抓住了它。”
“抓住?”
“就是说如果你明白了病因所在,就很容易治愈。”
不知什么原因,她不好意思问他的名字,尽管她很想知道。当他坐在她身旁时,她偷偷瞅了他一眼。他的脸一看便知是犹太人——这绝不会错,脸上的线条均称,隆起的鼻子十分端正,眼睛闪闪发亮,充满智慧的眼神一会充满幽默,一会儿又迅速地回复到柔情。他的再次出现让她感觉好多了,眩晕、困倦、不适都一扫而尽。她躺在那儿,突然想起一件愉快的事。那天早些时候,她在《纽约时报》的电台节目表上发现WQXR音乐台将在下午播放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这令她很失望,这正是她上英文课的时间。这有点儿像她上次重新发现的莫扎特的《降E大调协奏曲》一样,但不同的是,她还清楚地记得从前——也就是在克拉科夫的音乐会上她听过这首乐曲,但现在在布鲁克林,因为她没有唱片,也因为她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所以这首撩拨着她的心灵的《田园交响曲》一直在逃避她,就像她在森林里追逐一只美丽的小鸟,刚把树叶拨开,它又飞走了。
现在她想,今天的意外事件让她因祸得福,她至少可以听听音乐了;对她来说,这似乎比那些有关医学的谈话更加重要。于是她说:“我打开收音机,你不介意吧?”他站起身来刚把它打开,费城管弦乐队的演奏便开始了。一开始是低沉的弦乐声,略微踌躇停顿后,一阵欢乐的乐声逐渐强烈起来,整个乐曲如痴如醉地赞美着繁花似锦的世界。一阵强烈的感受向她袭来,她觉得自己快要死去了。她闭上眼睛,一直紧紧地闭着,直到乐曲结束。当她再次睁开双眼时,泪水从脸庞上滑落下来。她有些窘迫,可毫无办法,也不能对那个撒马利人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他正俯身关切地看着她,用手指轻轻触摸着她的手背。
“你是因为这音乐太美丽而掉泪吗?”他说,“即使它从这小小的收音机中传出来?”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想哭,”隔了好一阵,她才重新恢复知觉,回答说,“也许是为我犯的错而哭。”
“犯错?你指什么?”他问。
她又沉默了一阵,然后接着说:“是关于听到这音乐的一种错觉。我以为我最后一次听这音乐是在克拉科夫,那时我还小。而现在我听它时,我发觉其实我后来在华沙也听到过。那时我们被禁止收听广播,可有天晚上,我从被禁止收听的电台里听到了来自伦敦的声音。现在我记起来了,那才是我最后一次听到的音乐,然后我就到……”她停了下来。她究竟为什么对一个陌生人说这些呢?这关他什么事?她从抽屉里拉出一张纸巾,把眼泪擦干。“我回答不好。”
“你说到……”他继续问,“到哪儿之前?你是说去那个他们对你干这个的地方?”他用眼睛示意着她手臂上的刺字。
“我不能谈那些,”她突然说道,但马上后悔起来,因为他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嘀咕着:“对不起,对不起!我真是个可恶的密探……我有时候简直就是一个傻瓜,一个傻瓜!”
“请别这样说,”她赶紧打断他,感到有些不安,“我不是这个意思……”她停了一下,搜肠刮肚地寻找一个合适的字眼,法语、德语、波兰语、俄语,但都无济于事,她只好用英语说道,“对不起!”
“我有个毛病,喜欢把这个大鼻子伸到与它无关的地方。”他说。她看见他脸上的红晕已经消退。接着他突然说:“哦,我得走了,我有一个约会。不过听着,我今晚能回来吗?别回答我!我晚上回来。”
她没法回答。她的腿就像不在自己身上(这是事实,并非夸大其辞,因为就在两小时前,他从图书馆里把她抱出来,然后上了一辆出租车)。她只好点点头,冲他微微一笑,那笑容直到他的脚步声消失在楼下仍未退去。后来的那段时间实在让她揪心。她一直等着盼着听到他的脚步声。这种兴奋令她吃惊。后来,大约七点左右,他回来了,又带回一大包食物,还有两打她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