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里,但经过这么久的持续赶路,也有些吃不消,易成就有心在沧州寻座城市停留几rì,休息一番。但刚到沧州没多久,易成就见沿着官道两侧到处是饥民,一个个拖家带口,扶老携少,都是面黄肌瘦,走起路来有气无力,似乎随时都会倒下。
易成自小随母亲逃难,沿途所见与此时相当,随时有人身死,那般场景如今再次浮现眼前,却怎是一个惨字了得。易成于是下马拦住一中年人询问原因,那人见易成打扮,知道是个江湖客,也不敢推辞,就将事情告诉了易成。
原来沧州今年遭逢百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无米下锅。刺史虽在开chūn就见灾情,向朝廷申请救济,但是其他州府也只能到了收获后才能将粮食送到这里,附近几个州运送的粮食也不够维持数百万灾民度rì,大批的救济粮食要从南方运来,最少还要三个多月,因此灾民们只能向着京城方向逃难,想来京畿重地总会有条活路。
易成听了此言也是深感无奈,他从马上取下随身携带的饮水食物,交给中年人,那人道了谢,立刻分给身边的老人孩子及一家大小。众人对着易成千恩万谢后,就急匆匆的吃了起来。易成见他们都是饿了多rì,一个个狼吞虎咽将手中食物吃掉。
待他们吃完,易成又问那中年人道:“我听闻这沧州从来都是粮食丰产之地,京城粮食补给往年也都是从此供应。怎会没有余粮度rì?难道官府仓中都无余粮?”
听了易成之言,中年面露怨恨道:“往rì我们丰收之年,哪一个不是只留下口粮,将其余皆卖给粮商,以供给京城,但如今遭了难,却落得如此下场。”
易成听了,略微诧异道:“我虽不在京城生活,但也听闻如今的皇帝政治清明,颇为爱民,怎会不管百姓死活?”
那中年人听了道:“哎,说起来也不是官府的错,我们沧州的刺史也是个好官,只是粮食都被那些粮商们囤积起来,价格翻了十倍,原本一石粮食1两银子,如今要10两,我们那里买得起,官府开始还用库银买些开粥棚,现在粥棚也开不起了,我们只能逃了。”
易成听了此言心中也是勃然大怒,道:“这些jiān商,往年在你们身上赚的脑满肠肥,如今确想发灾难财,真是该死。难道刺史就不能逼他们就范吗?”
中年人闻言道:“哎,这些人都是有很大背景的,他们给朝廷常年供应粮草,朝中都有大员撑腰,且身边护卫高手极多,刺史也是无法轻易动他们。据说如今附近几个州最大的七名粮商都在沧州首府沧海城中,等待刺史答应他们的价格。”
易成听他说完这些,给了些银两与他,就让其离开,他则策马直奔沧海城而去。既然遇到此事易成就要尽力挽救,否则心中难免不安,他自踏入江湖以来,都是依心而为,从不做违心之事。
来到沧海城,易成一路上也渐渐有了计划,只是此事自己一人做起来怕是不易,若有刺史配合此事,应该会简单不少。眼见难民们度rì如年,易成也不耽搁,进了城就直奔刺史府而去。
易成来到刺史府,向门卫说要求见刺史大人,那守门之人见他年纪不大口气不小,又与刺史大人不相识,也无朝廷职务,怎会放他进去,刺史大人那是想见就见的。易成见门卫阻拦,也不便在此动强,就待另寻一僻静处潜行进去,刚刚转身,却听得身后有人叫住了他“这位少侠请留步!”
易成闻言觉得有些耳熟,转身看时,却发现正是一位故人,沧澜城中那位张家少爷张生,就是带走如梦的那位。易成见了故人也有些欣喜道:“张兄,是你,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一别经年,不想今rì在此遇到你。张兄一切可好,已与如梦姑娘喜结连理了吧,在下可要补喝二位喜酒。”
张生闻言道:“果真是你,萧兄,当rì蒙你大恩,我与如梦才有今rì,呵呵,如梦若知你在此定然高兴,不知萧兄来此所为何事,刚才似是听萧兄要见刺史大人?”
易成道:“正是,我却有要是见刺史大人,张兄似乎在此做事,不知可否代为引荐?”
张生笑道:“萧兄客气了,你只要报上姓名,刺史大人必定扫榻相迎,何须我来引荐,逍遥剑客的庐山真面目现在可是人人都想一见啊!”说着就领着易成向府内走去,那门卫听了张生之言,愣在了当场,逍遥剑客以一人之力灭青帮十几个堂主帮主,为青州除去大害,早已传的沸沸扬扬,自己居然将其挡在门外,若大人知道,岂不是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于是连忙向易成道歉。易成自不会与他计较,随着张生向内走去。
一路上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