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页)
直到1893年4月18日,这艘神秘的“中号快船”才在新任总督谭钟麟主持下铺设龙骨开工建造,是为船政建造的第三十四号轮船。比较特殊的是,因为谭钟麟对舰船技术的了解也并不比卞宝第高明多少,这艘前任定位成可以转运“军装、粮米”的巡洋舰,被他干脆理解成了“运粮船”。(5)幸亏其同样没有能力过问舰船设计本身,才使得新舰上未被真正地开辟出装运粮食的货舱。
因为新军舰被定位成是和“福靖”舰组合使用的姊妹,在其命名中沿用了福建船政的一项特色。当初福建海防善后局从英国购买两艘蚊子船时,曾将“福建”省名二字拆开,再共同缀以一个威武的字,组成舰名“福胜”、“建胜”。此次的新军舰经命名为“建靖”,与“福靖”相映成趣。
“通济”舰
可能是受经费制约,于此前船政类似军舰的施工进度相比,“建靖”的工期略显拖拉。船台上的工程持续了将近两年时间,在甲午战争结束后的1895年4月12日才告下水。此时兼管船政的闽浙总督又已易人,清流言官出身的边宝泉(字廉溪,汉军镶红旗人)从河南巡抚任上升迁东南,接替了调往四川任总督的谭钟麟。
从创议的卞宝第开始一直到边宝泉为止,历届闽浙总督在奏报公文中对“建靖”舰的技术状况或是干脆不作涉及,或是仅有只字片语,使得这艘军舰的舰型等具体设计情况始终是云遮雾绕,等到甲午战争的烟云散去后,谜团才渐渐解开。
当时正值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作为京畿门户的北洋海防上仅仅剩下一艘被拆去武备的练习舰“康济”在充数。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先从南洋水师借调“开济”、“南琛”、“南瑞”等军舰从速北上助防,福建船政的“福靖”巡洋舰更是直接被调拨给了筹建中的北洋水师。重新构建海防亟需解决的便是添置舰船的难题,从海外购买军舰不仅造价高而且短时间难以集事,此时福建船政已经下水的新舰“建靖”顺理成章地被北洋海防看中。
沿循船政特有的舰船调拨制度,新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王文韶向闽浙总督边宝泉提出调配“建靖”舰的请求。经过南北间一番磋商,以直隶省贴补船政17万两造舰成本为代价(“建靖”最初向清政府报告的估算成本为22万两)成交,由直隶领养“建靖”舰,附带该船日后的维护、人员等费用。不过王文韶提出,该舰必须按照北洋提出的一些新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设计修改,变成一艘练习舰,“以北洋船只稀少,准直隶督臣王文韶咨调改作练船”,“建靖”舰的命运就此发生根本变化。王文韶根据当时北洋海防现存的练习舰“康济”的命名方法,更改了“建靖”地域色彩浓郁的舰名,重命名为“通济”。
由船政工程师魏瀚等设计的“通济”舰,是一艘三桅单烟囱,采用首尾楼船型的军舰,浑身散发出浓郁的旧式巡洋舰气质。外观上既与船政此前建造过的“开济”级巡洋舰十分相似,而其笔直的舰首轮廓又和“广乙”级巡洋舰相像,给人以结合了上述两型军舰的设计特点的第一印象。
“通济”舰目前所知的惟一遗物——人力舵轮。照片提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在拥有了钢甲军舰“平远”的建造经验后,福建船政在舰船建造中便开始大量引入钢材,排序在“平远”之后的“广乙”级军舰首度采用钢胁钢壳方式建造。“通济”和“广乙”级的结对舰“福靖”一样,也采用的是钢胁钢壳船体。“通济”舰的排水量为1900吨,全长76。98米,宽10。38米,舱深7。92米,舰首吃水4。39米,舰尾吃水5。18米,主尺度方面比当初卞宝第想与其组队使用的“福靖”舰略大。(6)“通济”的动力系统采用一台船政自制的1600马力双气缸复合卧式蒸汽机,配套使用长式、短式圆形单头火管锅炉各两座,单轴单桨推进(螺旋桨为四叶铜桨,直径较小,只有76厘米),设计常行航速13节。舰内除容量230吨的煤舱和210吨的淡水柜外,并无其他大容积的货舱设计。(7)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到,“通济”舰因为最初的设计要求不高,除了舰体材质外,各项配置均较低。在甲午战争后,二气缸蒸汽机、13节航速这样的参数已属非主流,可能正是注意到这点,北洋海防才仅仅想将其改作练习舰,而没有去动升级成巡洋舰的念头。
见习生在“通济”舰6寸口径主炮位上的留影。
财力窘迫的福建船政设计这艘军舰时,根本没有考虑相关的武备配置问题,北洋出钱领养之后,直隶总督王文韶表示所需武备将“由北洋运配”。根据清末海军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