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知晓玉娘失踪一事,更就勿遑论询查了。
这宫外的几人久久得不到讯息,急如风火。
忘念赤红着眼道:“管他劳什子皇宫,杀进宫是了。我倒要看看那狗皇帝耍的甚么把戏!事还未成便想过河拆桥了不成!”
忘川吼道:“都这节骨眼上了,还胡言乱语!就不可冷静想想近日异常之事?”
“全都是狗屁!冷静?你叫我怎么冷静?你不在乎玉姐儿,我在乎!你就在这儿见鬼的冷静罢!”语毕,忘念提刀而出。
忘忧在后喊着:“念哥儿!哎!你等等我啊!”
徒留忘川一人在原地,心苦神涩。
于玉娘失踪第五日。
赵稚下朝后,来见。见玉娘已是奄奄一息,便道:“姑娘可要记着,我能囚你一次,便能囚二次,三次。”
玉娘神志混沌,只闻嗡嗡声,便不知晓赵稚说些甚么,只是眨了眨眼。
赵稚见气这般模样,喜笑颜开,道:“姑娘是俊杰之人,是我的不是,叫姑娘受苦了。他日姑娘可要学乖顺些子才好啊!”
而后,才谴二侍卫将其送回。
玉娘这才算死里逃生。
作者有话要说: 白宫势力如此之大,为何玉娘失踪,忘川等人如此难寻?原因如下:武林有武林之山,朝廷有朝廷之地,京城并不是白宫的地盘,忘川他们并非神通广大之仙,蛛丝马迹都无半分,盲目的寻,短时日定是寻不到的。何况他们并没有甚么能日行千里的轻功,天子脚下之地可不是辽阔广袤,寻起来也肯定是费时日的,是故,玉娘被困五日也不算夸张。
玉娘武功傍身,为何不能自救?不是她不想,而是她想的时候已做不到了。玉娘被擒时本有伤在身,且有提过她善近攻,而近攻的法子多是用毒一招致命,玉娘被擒时,药箱丢了,身上毒针也不多,玉娘也有她的想法,也就没反抗,但叫她始料未及的是赵稚的狠辣。她双手受拶刑,想要灵活用毒针刺死赵稚无异于痴人做梦,更何况赵稚随行皆有侍卫跟随,退一万步讲,玉娘将赵稚杀了,筋疲力尽的玉娘也不可能活着走出去。毕竟五日滴水不进的受伤女人只凭着顽强毅力活着本就是大幸了,还哪想着作死。可以说这次是玉娘失策了,因为人不可能料事如神。
那赵稚为何又把玉娘给放了呢?一是赵稚本意就不是要玉娘死,二是折射出他自负的一面。古时候达官显贵训服人无非是将其毒打一番,吃尽苦头,使其生畏意生奴意,日后便是对主人服帖了。这法子换作他人,恐怕是要奏效的,可放玉娘身上就指不定了,凭着她睚眦必报的性子,若她不死,必要将赵稚折磨得不生不死,毕竟在他手里头受了大折磨,跌了大跟头。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赵稚并未明言刺杀贤王之人就是玉娘,为何伯祯总是百般禁忌,一是关心则乱,个中细节未能细思,二是伯祯知晓这所谓的凶手就是玉娘,所以才百般阻扰袒护,这种心理,生活中随处可见。因为每个人都是单独的,面临的事物都不同,所思所想也皆是不同。就好像小明偷吃了糖,妈妈问小明你在干什么,小明说我没吃糖。
嗯,至于无雨为什么会犹豫,玉娘是她主子,主子失踪了,她不该心急如焚吗?若是以往她还是无雨丫头的时候肯定是如忘念一般的火急火燎的,但现在她是雨婕妤,在一定程度上她自己就是主子了,玉娘也说过皇宫便是她今后的归宿了。她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将这事告知伯祯,是利多些还是弊多些,最后她选择告诉伯祯是因为她知晓伯祯对玉娘的情谊,告诉他能博伯祯好感,也可以不得罪白宫,两全其美。但伯祯不见,她不作争取,这也能反映出人心黑暗的一面,若日后追责,她也可免责。因为她曾经求见过,是伯祯不见的,且还嘱咐万全带话,消息未达伯祯那儿,她也算无功无过。
☆、喜怒无常情磨人
因赵稚并未言明将玉娘送回何处,是故这二侍卫便趁人稀将玉娘丢在了离皇宫不远的旮旯处,而后离。
可不就让正查如何潜进宫的忘念可瞧见了。
初时,见远处一人躺于地,也不甚在意,待走近了,才看清是何人,见玉娘蓬头垢面皲裂唇,衣衫褴褛伤满身,忘念顿时双膝跪地失声哭,二手抖颤不忍扶;低吟断续唤姐儿,人静似物如已故;悲嚎乍起急转促,愤恨满怀滔天怒;屏气闭目探鼻息,喜感温热兰气吐;小心翼翼拥怀中,如获至宝精心护。
各探一方的忘忧见忘念抱着一人疾色冲冲,好奇之余,已微觉怀中之人为谁,快步朝其前去。一见怀中人,果不其然为玉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