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久经世面的王爷,亦是吓成一团,趴在地上,磕头如倒葱,只听得弘昼战战兢兢地说道:八皇叔,我们两个不是有意要来打扰你的,来日一定去你坟上给你烧香磕头。这时又听弘瞻说道:五哥,这不是八皇叔,这好像是三哥。弘昼听此一说,忙改口道:三哥,你莫要吓唬兄弟我们了,我们知道三哥死地冤,三哥若是在天有灵,就告诉兄弟你当年拿走的先皇的圣谕究竟放在哪里了,兄弟一定为你平冤昭雪。
一旁的弘瞻连声附和,再看影壁墙上,又出现了更多的人影,一闪而没,那弘瞻弘昼两位王爷早已是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跑了。
晴儿等到弘瞻弘昼离去,便去那影壁墙下,刨开土层,果然刨出来一个铁盒子,已是锈迹斑斑,晴儿回到屋内,打开铁盒子,里面存放着阿玛留下来的亲笔遗书,详细讲叙了祖父和自己获罪的前前后后,晴儿看完之后,放声大哭,说道:阿玛,女儿一定为你讨回公道,你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女儿。
话说萧剑伤势渐愈,便来同晴儿告辞,因为下个月便是清明,萧剑说是要回老家给早已亡故的父母扫墓,然来萧剑的老家在扬州。
闲言勿絮,话说这一日,乾隆信步来到慈宁宫,守门太监正欲通报,乾隆示意不必通报,就一路走去,来到门口,只听弘昼正在同太后在那里说话,乾隆侧耳倾听了一会,只听太后说道:弘昼,听说你和弘瞻住到廉亲王府上去了,这是为何?弘昼道:额娘,八王叔府上清净幽雅,正好养神,额娘若是愿意,不如一同前去小住;如何?太后道:昼儿,你脑子里在想些什么,莫当额娘不晓得,额娘可告诉你,切不要去胡思乱想,这事是你皇父定下来的,你已经是万人之上,享尽齐人之福,当好你的王爷就是了,此事关系重大,额娘可由不得你胡来。那弘昼唯唯诺诺,一头汗珠子。
乾隆听了一会儿,干咳了几下,其实是提醒太后和弘昼自己来了,免得难堪,乾隆来见太后,是因为南巡一事而来,乾隆帝在位六十年,以督察河务海防、考察地方官员、了解民间疾苦以及奉母游览为由,曾六次南下。
乾隆侍母极孝,号称:以天下养。乾隆一生,游山玩水,为历代帝王之最。而每次外出,他都一定要把钮祜禄氏皇太后带上,而且太后的车驾和座船也一定是最醒目的,凡是太后上下车船,乾隆都一定要带着皇后妃嫔亲自护送,在钮祜禄氏在整个太后生涯中,三游五台三上泰山四下江南,而谒陵和秋狝更是场场不落。
但也有人认为,乾隆之所以把太后带在身边,其实是另有目的,就是防备自己的弟弟弘昼在自己远行的时候和太后太近了,是否如此,不好妄自菲薄,也许只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乾隆效仿康熙南巡,每次南巡基本都在正月到四五月,正是江南最好的时节,每次南巡都于正月十五前后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到江苏渡黄河,乘船沿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苏州进入浙江境内,再由嘉兴、石门抵达杭州。回銮时,绕道江宁,祭奠明□□陵,于四月下旬或五月初返回京师。
乾隆的每次出巡排场很大,每次南巡,历时四五个月,随驾皇后嫔妃、王公大臣、章京侍卫、扈从兵丁一般是3000名左右,约需用马6000匹和船四五百只,还有几千名役夫,需用掉上百万银两。六下江南,大体也可以说是六个方面: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加恩士绅、培植士族、阅兵祭陵。
以上基本属实。
长话短说,南巡的队伍终于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到江苏渡黄河,乘船沿运河南下,抵达扬州。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清朝时,这里既是工商业发达地区,也是文人荟萃的风雅之地。 早在乾隆南巡以前,扬州就是商人汇聚之地,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南北商人多在此聚集。
清初文人孔尚任有诗云:“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朱桔黄橙香者掾,蔗仙糖狮如茨比。一客已开十丈筵,客客对列成肆市。”其盛况可见一斑。
乾隆帝南巡走水路时,御舟前有两对船走两边引路,船旁有一人骑马在河边行走,以备差遣。另有四只大船名安福舻、翔凤艇、湖船、扑拉船,跟在其后,其余船只装载各种用品及随从官兵。船行时,河两岸及桥头村口各安排士兵守卫,禁止私船出入,纤道每里安设兵丁三名,令村镇民妇跪伏瞻仰,御舟经过需回避时,令男子退出,不禁妇女。
乾隆南巡的主要财政支柱是两淮的盐商,两淮盐运使司公署就设在扬州城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