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忘现在自己身处何地。于是敛起自己的笑颜,而天明澈却依然故我,这让她不禁纳闷,心想眼前的这名男子实在有点怪。这么一想,天明澈的目光让她有点局促不安。
天明澈看到夏如谨收起笑颜,并避开他的视线,开始有点不耐烦的模样,终是回过神来,哑然一笑。他不由得想自己有多久不曾如此失态,有多久不曾如此情不自禁,似乎远得只像一场梦。念及此,理智告诉他,自己该走了,可是心里有道声音却让他留下,而最后,情感战胜了理智。尽管如此,他却告诉自己,朋友远行,自己理应对他的家人有所照拂。于是他说:“我姓天,名明澈,字奕啸,与浩宇是至交,从前我和王妃见过数面,有过点头之交。今日见王妃现于集市之中,贸然前来问候一声。”
夏如谨听了他那一番话,不由得笑了。
天明澈见她笑了,嘴角微微勾起,与她四目相对,心照不宣。
夏如谨不想与天明澈在这里继续说些什么,她还有许多事要做,浪费不起。于是她对天明澈说道:“府中还有许多事等着我处理,容我就此告辞。来日等王爷归来,必定设宴邀公子过府一聚。”
天明澈很敏感的发现夏如谨对自己称呼的改变,心里忍不住冒起一丝窃喜。听了夏如谨的话,他一副认真的说:“浩宇临走前,曾嘱咐我要对他的王府多加照拂。若是府中有需要帮忙的地方,直说无妨,明澈定会义不容辞。”
夏如谨闻言,不禁心动,只是此举甚是贸然,她想,天明澈说是月浩宇的至交,一面之词,真伪有待考究,况且就算是深交,那么做是否合适呢?虽然心里很想有个人帮她一把,只是万事谨慎为上。她说:“谢谢。往后若是有什么需要,定会直言。告辞。”说罢,也不待天明澈有何反应,径自转身处理事情去了。
夏如谨看向那几个本应送往应天府却耽搁在此的人,每个人似乎都没有回过神,心里隐隐有些不忍,只是她清楚不能因为一个不忍而忘记自己的初衷,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如今不杀一儆百,自己往后便会举步维艰,于是她艰难的举起了手,对那些侍卫吩咐道:“你们原来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吧,速去速回。”
有一侍卫向前道:“王妃,就在命案发生的第一时间,小的已然使人速往应天府求助,相信应天府的人很快就会来到,让我们在这里保护王妃吧。”
夏如谨闻言,赞赏的看了一眼那个侍卫,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侍卫平静的回道:“回王妃,小的叫李大全。”
夏如谨听后,不复一言,转身回到李青青的尸体旁,蹲下身子,用手把李青青的双眼合上,心里再度沉重起来,心里对李青青说:李青青,我知道你有你的不得已,你有你要维护的人,只是如今落得如此下场,你可曾想过?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呢?
夏如谨自知李青青已不能给她任何反应,心里一阵喟叹。同时,心里开始揣测某些东西,李青青维护之人是情人,亲人,主子,姐妹?她死不瞑目是不甘,不舍还是难以置信?这一切让夏如谨困惑重重,不得其解。
就在夏如谨在深思之时,应天府的人来了,把相干人犯带走。在他们临走之时,夏如谨临时起意,与应天府众人一道前往应天府。至于王府的众侍卫,她只留了两人在身边,安排夏灵带着两名自家侍卫,两名应天府的衙役回府把李诗雨接到应天府,其余人回府守着,嘱咐他们特别留意豫园。
夏如谨前到应天府,应天府的一干人等闻讯迎接。一行人边走边做一番介绍。
原来应天府主要的领袖人物中,除了判官莫青书和他的师爷代留名外,还存在着几名类似于现代的陪审团,在旁监督者莫大人和他的师爷。
走到应天府里,夏如谨对众人说:“相信西安王府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都已知一二。本王妃此趟前来,只因不能安心在家等待,想从旁听案,协助此案尽快结案,以免更多人受其牵连而殒命。莫大人,平时你如何做事今日也如何做事,不要有所顾忌,明白吗?”
被点名的莫青书平静的回道:“下官明白。”
“那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可以。西安王妃请落座。”莫青书伸出手臂指向堂中高台上主位旁的一椅子。
于是,众人各自落座,衙役自去提押嫌犯。
几名嫌犯被押解到堂前,莫青书对他们说:”堂下之人自报姓名。”
堂下跪着的几人如今也认清了事实,认名的配合起来。
“奴婢刘素贞,西安王府李侧妃的婢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