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皇帝到廊下停驻了片刻,伸手抚上那墨绿色的叶子,站在那里不言不语,神色倒也寻常,只定定的瞧着那一团团的叶片,好似略有所思。那秋蝉因为天气转凉也不剩几只,此时不知从哪儿冒出一声蝉鸣,断断续续的叫着。皇帝忽然手一落,竟打落半片叶子,也叶子颇轻,旋着向下飘落,碰到他那明黄的袍脚上又向相反的方向旋去,直落到了青石地面上。
李德全猜不出什么端倪,只得提心吊胆的熬着。
直熬到皇帝歇了午觉才出了暖阁,没好气的叫过小太监,道:“去,去,把张元金给我叫来。”
小太监应承了忙叫来了张元金。
李德全指点着廊下的鹅掌柴道:“你自己瞧瞧,这都什么样儿了?坏不换了去?”
张元金唯唯诺诺,忙躬着身子应承着,叫了小太监将那数盆鹅掌柴搬了下去。
李德全看着张元金的背影又训道:“什么事儿非我提点着不成。”又叹了气,低声嘟囔:“谁能来提点我呢?”
过了晌午皇帝差他四执库办了一趟差,正往回走,却见张元金走在不远处,便叫住了问:“你这是往哪去?”
张元金见是李德全,便恭敬道:“小的去敬事房,瞧一个同乡,不巧还不在,说是下去传旨意去了,我想着先回去,等下晚在去一趟呢。”
李德全“哦”了一声,又问:“传旨意?”
张元金道:“公公不知道?敬事房的人说旨意晌午便到了,怕是储秀宫的主子们那会子歇午觉,便等了一个时辰才去传的旨。”
李德全一皱眉,问:“储秀宫?惠嫔主子晋了位?”
张元金道:“那奴才便不知道了。”
李德全只想着怕是这事让皇帝不痛快,便半道岔去了敬事房,一问,才知道,竟是太皇太后的意思,墨婉升了常在。
心下更是不解,皇帝自来偏爱云答应,这次升了常在怎么还不痛快了呢?
因墨婉晋为常在,内务府又挑人往储秀宫去,谁知人已经定好了,慈宁宫却来了消息,已经从慈宁宫里选了一名宫女,其他两个太监倒由内务府自己挑选。
众人皆觉得墨婉必是受皇帝隆宠,以至太皇太后垂爱,特意挑了宫人侍奉。
后宫之人,亦有羡慕的,亦有嫉妒的,亦有暗自算计的,都是常态,不提也罢。
只说墨婉仍居储秀宫,见了差来宫女太监,三人也都是相貌和气的。宫女叫红珍,另外两个太监一个叫定德,一个叫瑞庆。又问了话:以前在哪应职,做些什么事儿,伺候谁,三人一一答了。又与他们说了规矩,几人也都暗暗记下。又因他们以往有自己的住处,墨婉想此时调拨他们来此,自己的东西定是不能收拾的十分稳妥,便分别给了赏钱,打发去拾掇自己的东西去了。
打发了他们,西配殿了便仅剩下墨婉,瑾玉,梨香,赵奇四人。
自从接了旨意,四人自是高兴,墨婉心中却莫名不安,“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妥。”
梨香向来嘴快:“主子多虑了,有什么不妥,万岁爷隆宠,前儿是答应,今儿是常在,明儿说不定就是贵人,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自己打自己的脸去。”
墨婉只蹙眉不说话。
瑾玉却道:“主子自有福泽,皇上看重主子,倒没什么不妥,只是好端端为什么不由着内务府挑人,倒从慈宁宫差了人来?”
墨婉这才抬眼看了瑾玉,说:“我也想不通,再说照着常例总要赶上万寿节或是上元节这般节日里才给后宫妃嫔晋位,如今不年不节,为什么要册封?”
因为墨婉并不注重些个虚礼,起初大家还放不开,时间一长,便也习以为常了,赵奇便也接话道:“上次主子册封答应不也是没年没节。”
赵奇觉得,封墨婉的唯一理由就是,皇帝愿意。
墨婉和瑾玉不这么想,上次封答应是因为救主有功,这次呢?
尤其是从慈宁宫差派来的红珍,让她觉得有点不妥。
纵有不妥,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
云南,城南,西山脚下。
平西王府的管家吴善再次登门造访,这次顾三儿直接报与了管家,自己站在门前看光景。就见这次一并来了五两大车,最前面是吴善的马车,后面跟着一辆绿呢小车,更像是女子所乘,再后面满满三大车的酒坛子。坛子里便是琼花酒,皆产自扬州,由水路转了陆路运送而来,酒虽算不上十分的名贵,却也因路途遥远更显不可多得。
就见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