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4 页)
李毅华说道:“作家生活窘迫,并不一定是行业有问题。更多是他自身的问题,有的作家写不出读者喜欢看的桥段,写不出精妙的词句。这一类作家并没有获得市场认同,失败后应该反思,总结出市场当红小说应该怎么写,读看到底喜欢看什么任何人也无改变市场,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市场的变化!”
“李先生,最近不见你的新作问世,而你又当起了导演,是不是不看好香港作家市场,打算转行?”一个作家尖锐问道。
愣了一下,李毅华还是微笑回答,“电影和小说都是一样的,区别都是它们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我一直都看好香港市场,有好的思路,我还是会写小说的。”
座谈会结束以后,杨浩然把李毅华带到了主编办公室。
“阿华,你真不打算写小说了吗?”主编郁闷地问了一句,希望奇迹能出现。
“不是不写,你也知道现在是真的没有时间,如果有好的作品,一定会第一时间让主编你过目的。”
李毅华对于帮助自己的人,时刻谨记,他知道主编是为了自己好,但面对自己的理想,他还是选择后者。
“无论什么时候,《武侠》的大门都会一直为你打开。”主编见李毅华决心已定,无奈说道。
俩人亲切地交谈了半个小时,李毅华因为有事,只好提出离开。拿着《飘渺之旅》的后续款,看了看数字560万,心里暗道:写书也是挺赚钱,如果不当导演,写小说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第74章“辉黄二圣”之一
电影配乐,在电影的制作中,配乐是配音的一部分;配乐只处理电影里的音乐。在电影里的音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歌舞音乐,一为附带音乐。一般电影的制作都加入大量的配乐,一方面满足观众听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则使观众由于音乐的引导而更易于欣赏影片。
《电锯惊魂》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出色的配乐,没有音效的恐怖片,是要打大折扣的。如果有一部恐怖片,恐怖到让你不仅要捂住双眼,还要堵住耳朵,那才是真正成功的。
“华仔,你这回可要好好谢谢我。”付宝荣笑呵呵地走向李毅华,乘机敲咋道。
“怎么了?我为什么要感谢你?”李毅华听到这笑声便浑身起鸡皮疙瘩,他努力把这种念头赶跑,毫不在意说道。
“你不是让我帮你找电影配乐吗?我已经找到了!这还不要谢我?等等,我突然很想吃大餐,燕窝鱼翅,马赛鱼羹,酒呢就用人头马吧,这主意不错。”付宝荣洋洋得意的跷着腿,恍然大悟般地说道。
“少来啦,别随便在街头捡个三流配乐师就说帮我找到了!如果你真的找到了我满意的,大餐也不是不能考虑”李毅华顺着杆子说下去。
“这个你放心,保证让你满意,我的大餐你也休想逃掉。”付宝荣毫不留情地嘲笑着李毅华,言语中仿佛是个智商二百五的家伙看到一个白痴般不屑。
“好吧,那就提前祝贺你了,你找的配乐师是谁呀?”李毅华也被吊起来好奇,连忙问道。
“这个这个暂时保密,等到下午就知道了,记得下午茶你请。”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打击李毅华的机会,付宝荣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看到李毅华呆鹅般的样子,他发出了高兴地一笑。。
付宝荣很热情地为李毅华介绍道:“阿华,我身边这位是顾嘉辉先生,是我专门请来为《电锯惊魂》配乐了。”
“啊,早闻顾先生大名,想不到您要为本片配乐,欢迎之至,欢迎之至!”李毅华露出很惊讶的表情,显然没有想到会是他为《电锯惊魂》配乐。
顾家辉,是著名的香港作曲家及编曲家,是粤语流行曲(cantopop)的重要创作人,有香港歌坛教父之称。他和黄霑两人词曲和鸣,合作已经达到了“天下风云出我辈,笑看江湖岁月催”的至圣境地,故此二人也被乐坛尊称为“辉黄二圣”。如果说是顾嘉辉一个人撑起了香港七十年代娱乐界的半边天,这绝对不是溢美之词。顾家辉令人佩服的是他在一些表现家国情、民族恨等宏大的题材作品时,亦能表现得如此的流畅好听,却又不失深沉和悲壮等,功力是不能不令人叹服的。
顾家辉是一个爱才之人,握着李毅华的手说:“我也早闻李导演之名,今曰总得一见,能为《电锯惊魂》配乐也是我的荣幸啊!”
顾家辉坐下后,呵呵一笑,“我比你年长,就叫你阿华吧。”
“荣幸之至!”李毅华对于眼前之人充满敬意,连忙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