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3/4 页)
一个儿子的霍郎五味杂陈,只好——也就是知道而已。天下已经风雨飘摇,沈成在打仗,裘烈在打仗,他也马上要去打仗。天下已经战火不断。
没几年,沈成死了,战死疆场。然后裘烈也死了,战死疆场。再后来,霍郎年近花甲地去当了大唐的兵马大元帅,打仗打得烦了。终于中了流矢,急忙回京救治,却终究还是撒手归西。
徐知诰却过得有滋有味,因为她很会挣钱,而且,发战争财是她的强项。只不过,天天在各地割据的诸侯领地中穿行,总归是有点危险的。但是她乐此不疲。
罗十六被逼的不敢放心地对邹太后以死尽忠,只好一辈子帮忙徐知诰收拾烂摊子。
而小小的李昪,就这样一天一天长大,长成为一代枭雄——
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
(后传终)
☆、441。第441章 番外:敬思皇后传(一)
一
兴庆四年三月,皇后邹氏因谋害皇嗣,被废为庶人,幽禁掖庭。
贤妃天天在承欢殿哭天抹泪,明宗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贤妃就说:“要不然你再立一个不会欺负我的皇后,要不然你立我当皇后。”
明宗被她的豪放吓得赶紧捂住她的嘴:“我的天,你能不能别瞎说?!让太后知道了这话,你当你有什么好果子吃呢?”
贤妃悻悻,又哭起来:“我想起来被她弄没了咱们的孩子就气得想死了算了。你还不肯杀她。”
明宗叹口气:“她毕竟是我老师的孙女。”
贤妃趁机下话:“你老师?哼哼,别教我好笑了!人家一直都只是先敏敬太子的老师好么?至于你们几兄弟,都是顺手教的。再说了,你看看邹家那一家子,皇后做出这种事来,都被废了,一家子都不知道谢罪,还霸占着好位置不肯动窝儿。真不知道是哪一家先贤大儒能有这个做派!你倒是念着人家的面子,可人家呢?人家可是不肯给你做半分面子的!”
邹家到现在倒是都请罪,可是除了邹二郎这个正牌的国丈大人,没一个人提辞职的。
明宗其实颇有点儿不知道拿他们家怎么办的棘手感觉,听贤妃这么一说,心内的埋怨顿时又多了三分。便不作声,胡乱再说了两句,起身去了。
赵贵妃听说了这个话,心中动了,急忙令联系自己家父亲。
赵盟得到消息,精神一振:皇家糟了这么大打击,未尝没有暂时稳定局面的想法。如果女儿这个时候能借机而起,占据了后位,哪怕在皇帝和太后心中只是个过渡,但如果这个过渡的人不犯错,似乎也没有借口废了她不是?
明宗倒还真是在考虑立新后的事情,但是宫里现有的这几个,横看竖看,似乎哪个都不太够格——唯一一个能扒上边儿的,也就是赵贵妃吧……
朝中的人开始影影绰绰地在明宗耳边吹风,什么赵氏端庄规矩啦,什么赵家是皇室两重姻亲啦,什么是皇帝的第一个女人啦,云云。
明宗私下里告诉孙德福:“其实,若芙如果能当皇后,也未尝不好,至少她自己生不出来孩子,为了以后能踏踏实实当太后娘娘,会对后宫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孙德福一听这话,顿时对赵贵妃亲热了三分。
外头的人们一个比一个猴精,不出三天,赵尚书府门庭若市。
裘太后却在邹后被废的第一时间就开始跟礼部要所有京官的履历和家谱,细细翻找。
余姑姑也跟着仔细地甄选,口中却道:“这不是大海捞针么?哪如把咱家的小娘子娶一个进来?又跟咱们亲近,又跟圣人齐心。退一万步,至少不用再替后宫担惊受怕了。”
裘太后低头看资料,压根都不搭理她。
余姑姑撇嘴,出门看热茶,问点心,由着裘太后自己在那儿较劲。
话却很快吹进了明宗的耳朵里,明宗心中一动:大舅舅家的钏娘,不知道现在长成什么样了。
二
大家都各怀着心思。
宝王殿下自然是急了的。
自己的人辛辛苦苦、费劲巴拉,还搭上了一个龙胎,才把邹氏从皇后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如果这个时候竟然让赵氏当上了皇后,自己等人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宝王有些愤怒,派人去骂了德妃一顿。
缘故自然是埋怨德妃不争气。
宝王本来的想法中,是有让德妃趁势而起,去当这个皇后的意思的——赵贵妃不能生孩子,贤妃的出身太低,那么,德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