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道惟一 > 第八百五十七章 战起镇渊关

第八百五十七章 战起镇渊关(第1/2 页)

目录
最新武侠修真小说: 玄幻之开局我爹被废从大荒走出的修仙者不能长生的我只好无限转世绝世天帝重生,我在玄幻世界做军阀幻海寻渚物资空间:逃荒后我逆袭了身在公门里的斩妖日常系统加身纵横诸天锦衣卫:开局三天,签到百年内力渊鱼太古神主师刀帝御万界武侠:从落魄侯府世子到绝世武帝大周门阀长生:不苟到无敌,绝不出山绝世侠女玄幻:徒儿你太厉害了,下山祸害师姐去吧万道灵尊

灵墟界东陆本纪有载,天元历三万六千八百九十九年,岁值肃秋,八月既望,天朗气清。 忽见狂风大作,乌云滚滚,魔气冲天而起,万里可见。 又见雷鸣四起,天倾欲压,万物哀鸣,如天之怒,如地之诉。 时五大仙门鼎立,各镇守一方,已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的魔族再次入侵东陆,仙门修士奋起而长争,于东陆各州,与魔族开启鏖战。 而最初的战场,则始于不测渊。 岁秋,八月既望。 不测渊,镇渊关。 不测渊的天空从来没有过晴朗,因为魔气的原因,此地常年阴暗而荒芜。 万里荒芜的大地之上,外头一座斑驳的古城屹立,万年来始终镇守在人族与不测渊之间的第一线。 自魔族谋划暴露之后,此地又重新立起了一道雄伟壮观的关隘。 以两山磁玄峰为据,于城池之前,两山之间建造了一处全新的关隘,名曰镇渊关。 此关为第一线,城池为第二线,城池之后,便是剑斋所在的听剑州,是为第三线。 三道防线,为人族安宁而立,关不破,城不灭,听剑州不失,则三线之后的人族,必然安全无虞。 以此,足以为东陆人族,守住一方防线。 彼时,天光黯淡,大地流火,横亘数千里的裂缝如同破裂的瓷瓶,无数本来被约束在裂缝之中的黑雾与魔物争先恐后的顺着裂缝冲出。 这一切都来的突然而迅猛。 不测渊有阵法镇守,但因为不测渊过于庞大狭长,不测渊内的魔气又常年腐蚀冲击着阵法。 即使有阵法,也时不时会有一些魔气泄露。 魔气一旦入体,便容易引得修士灵力暴动,勾起人心的狂躁,同时腐蚀肉身。 因此不测渊附近,不仅赤地千里,渺无人迹,更是没有修士一直驻守,只能偶尔过来巡视一圈,并且定期修缮阵法。 最近的驻守着修士的地方,便是镇渊关。 而镇渊关上的修士,也需要时常替换。 当不测渊发生暴动的时候,镇渊关的驻守修士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 他们率先发现的,其实是骤然暗沉的天色,龟裂的大地,以及从裂缝之中冒出的深红色火焰。 不测渊的天空永远是暗沉的,变化其实不大,也看不出白天黑夜,是以,习惯了这个天色的驻守修士,在天色变得更加暗沉的瞬间,就察觉了不对。 待到驻守镇渊关的金丹修士冲天而起,看见以极快的速度龟裂的大地,还有那一簇簇冒着黑烟的地底火焰,他心底的警钟顿时长鸣。 即使看不见浓浓黑雾之后的不测渊,但他的直觉却在告诉他,不测渊,出事了! 毫不犹豫的,驻守镇渊关的金丹修士自袖中掏出一个拳头大小,弯曲螺旋的暗红色海螺号角,置于口中,用力吹响。 “呜!呜呜!呜!” 低沉而宏大的号角声,顺着风声,穿越浓雾,穿越距离,穿越城墙,在方圆千里之内,所有修士耳中响起。 一声连着一声,号角声声之中,这座沉寂多年的雄关,在今日苏醒,向世人露出它的爪牙。 镇渊关后,斑驳古老的城池之中,在号角声响起的瞬间,无数的剑光冲天而起,朝着镇渊关飞驰而去,一路斩破了无数聚在一起的雾气。 这些剑光之中,又有三道剑光最是明亮,一马当先的冲在所有剑光的前头。 几乎是瞬息之间,三道剑光便来到了镇渊关上空。 手持号角吹响的金丹修士看见三道剑光,恭敬的行了一礼,便落回了镇渊关内。 待到三道剑光散去,露出其中三个人影。 一男子,一女子,以及一个少年。 正是姜衍之,素心真君与雾童子。 他们三人,便是镇守不测渊的三位剑斋元婴真君。 “开始了。” 雾童子雾蒙蒙的眼珠看向有些距离的不测渊,他似乎透过那遮天蔽日的浓雾,看见了不测渊此时的暴动。 “还有多长时间?” 问话的是姜衍之,这里的浓雾不是普通的雾气,是沾染了魔气而生的瘴气,具有腐蚀神识的能力。 哪怕是元婴修士,神识在这里也会被限制许多。 是以他们如今并不能看见不测渊的具体情形。 但雾童子的眼睛很特殊,这里的雾气不仅不会给他造成阻碍,反而还能成为他的眼睛。 “裂缝开启的很快,魔气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能到达此地。” 对于即将来到的魔气,他们还算镇定,因为当初猜测魔族可能会通过不测渊来入侵东陆,所以当时东陆五大仙门便集思广益,花费了足足十年,由上百名阵法师,在不测渊之外,镇渊关之上,重新布置了一个大阵。 这座大阵的阵眼,乃是一件仙器,凭借着这件仙器,便可保镇渊关不失。 大阵覆盖范围之内,不仅魔气出不去,魔族也别想离开,这样一来,就能将战场牢牢把控住。 至于不测渊本身的阵法,他们也一直在巩固,但那只是杯水车薪,望梅止渴。 就像是一个没有缝隙的鸡蛋,他们只能在外壳修补,却无法修补蛋壳里面的裂缝。 一炷香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 足够越来越多的剑斋修士来到镇渊关,足够剑斋

目录
青岚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