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忽略掉的大问题(第1/2 页)
江嘉意昨天在看到字条后特意去找了几份《南江日报》翻了翻,然后在副刊的位置处看到了孙中熙主编的名字。 所以在门卫处她直接问了副刊部所在的位置。 按照门卫所指她进了院里的那栋三层楼房。 进去后江嘉意才发现原来《南江日报》是和市出版局,还有《南江晚报》以及另外一个市级杂志社共用的这一栋楼。 《南江日报》在二楼东边,而她要去的副刊部则在最里面那间办公室。 江嘉意走到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 “进。”很快里面有人说道。 她推门走了进去。 这个办公室不大,也就是十来个平方的样子,可里面却塞得满满的。到处都是书,各种纸张,信封,文件…… 以至于江嘉意进去的时候硬是没有看到屋子里的人。 听到推门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从一大摞牛皮纸信封后面探出了头。 推了下眼镜,那人盯着江嘉意看了看才问:“你找谁?” “我叫江嘉意,来找孙中熙孙编辑。” “你就是江嘉意?” 听到她自报家门,男人更认真地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还又确定了一下:“云州岛那个?” 江嘉意微笑点头:“对。你是孙编辑吧?” 男人这才笑着站起来,说:“对,我是孙中熙。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年轻。” 他说着从桌子后面出来,走到一个柜子前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信封,然后冲江嘉意说:“你跟我去会议室说吧,这边太乱,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两个人一起走到了编辑部的小会议室,这个屋子和那屋的面积差不多,但是要相对干净一些。 屋子正中间并排放着四张大办公桌,旁边放了一圈椅子。 孙编辑拉开一把椅子示意江嘉意坐下,然后把信封打开从里面抽出一沓画作,问:“这是你的作品吧?” 江嘉意点头:“是的。” 孙编辑问:“怎么想到画这些?” “就是随性之作。当时正在家里做饭,儿子说我做的虾好吃,我就想着这个做法不难,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江嘉意接着又说了些创作时的想法,诸如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好转,对于有特色的菜肴烹制必然会有很大兴趣之类的。 孙编辑一直认真地听着,中间没有打断她,直到她全部说完,孙编辑才问:“这个开边虾的做法是你自创的吗?” 江嘉意没有想到他最先问的会是这个? 蒜蓉开边虾在江嘉意看来那就是个家常菜,属于大家就算是不会做也基本都吃过,太寻常了。 可越是这样的菜才越找不出源头,谁又能说出这道菜最先的创始人是谁呢? 但她也不能说这菜是自创的啊! 她停顿了一下,然后摇头:“不是。” 孙编辑的表情顿时变得十分复杂。 他再次问道:“那这菜谱你哪里来的?是你家长辈传下来的,还是你在外面有师傅?你家里人知道你要把这菜谱公开吗?” 被孙编辑这一通连番追问,江嘉意的脑子灵光一现,忽然想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这个年代还处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阶段,但凡有点手艺的人都会把自己的本事捂得死死的。 即便是对收进了门的徒弟,还秉承着教一半留一半的原则,不跟着学个五六七八年都休想出师。 更别想学到什么绝活儿。 至于后世大家比较习惯的资源共享,在这个时代那都是不可想象的。 应该是出于这个原因,孙编辑在收到自己的作品后才没敢第一时间直接录用,而是要先打电话沟通。 说起来这也是对作者的负责了。 想清楚这其中的关窍后,江嘉意立刻说:“孙编辑,这个虾的制作方法是我之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然后我自己又琢磨了琢磨,试做了很多次才确定的配比。 虽然我不能说这是我自创的,但是也绝对没有剽窃别人的配方,不会有任何后续的麻烦,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可孙编辑显然不可能因为她这么一句话就放下心里的疑虑,又继续问了好多。 例如她是在什么书上看到的?那本书现在还在吗等等。 江嘉意只能以是自己在乡下糊房子时去废品收购站买废纸买回来的做理由,应付了过去。 在确定这个菜谱确实是江嘉意进行了再创作,并且后续无忧之后,孙编辑像是终于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 冲她笑了笑道:“要是这样的话那这篇稿子我们用了,明天定稿,大概周六的时候会刊登出来。 到时候我会把样刊还有稿费都给你寄过去。就寄你信封上写的那个地址,对吧?” 听他这么说,江嘉意试探地问了句:“孙编辑,你觉得这个稿子还行吗?” “肯定行啊!” 孙编辑大概这会儿心情好了,也不再象之前那般严肃,连语气也变得轻松了很多。 “你这样的创作方式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特别是这种画法,很新鲜有趣。 在稿子寄过来后我们副刊部的几个编辑就特意传阅了一遍,大家对于你的创作手法都很感兴趣,也很认可。 之所以会拖到现在一直不敢刊登,也是因为怕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