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页)
看了他一眼,心里很清楚这是庆王爷在帮着刘克武要官了。慈禧却并不生气,歪了下身子后说到:“李鸿章那保奏的是马玉昆足当毅军之大任,宋得胜这次也炸没了一条胳膊。这毅军为咱大清朝,也是真的够忠、够壮烈的,就让那孩子,去做个分统吧。”
坐在边上的荣禄,却在这个时候咳嗽了一声。慈禧看向他之后,问到:“荣禄。你咳嗽什么。这么着,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连忙躬身一礼,荣禄从凳子上欠起屁股说到:“回太后的话,臣本来着,让那孩子直接去接受新军的。他懂洋务,又善于带兵,实为新军编练最好之人选。但既然太后您已经有了主意,毅军分统也的确很适合那孩子。”
庆王爷愣了一下,他可没想到,朝廷这刚确定要编练新军,让荣禄全权负责他就瞄上了刘克武。
新军编练,虽然不即毅军分统的正二品实授总兵品秩高,但权利上可是要比毅军个分统大的多了。
一来,新军将由朝廷全额拨款,这样就可以让刘克武在军费上减少不少压力。让他可以把节省出的钱,往他庆王爷腰包里送些,还能买更多的新式武器。
二来,新军是专权编练,要比去毅军上面还一个马玉昆,边上还定了一个姜桂题要好施展的多。
三来,毅军中关系错综复杂,而新军的人员选调上,谁去编练谁说了算,也就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人员关系上的问题。
庆王爷很快想清楚了这些,连忙从凳子上躬起身,对着慈禧说到:“太后,既然荣大人有意让刘克武去统管新军,而刘克武也实为不可多得编练新军的人才。臣保举,由其按荣大人之想,去编练新军实为上选。”
目光盯住了庆王,慈禧面色凝了一下。随后,将目光转向了坐在另一边一直没说话的翁同和问到:“翁师傅,你又怎么说呢?”
人老鬼精的翁同和,其实已经从慈禧的话音中,听出了些什么。于是他一躬身,哈腰说到:“回太后的话,老臣感觉刘克武也是最佳之新军编练人选。其人乃有当年曾国藩之潜质,更有左宗棠之武勇。”
“呦呵,今个儿这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慈禧听到翁同和竟然也这样说,不禁大感兴趣的接着说到:“这往日,你翁师傅可是向来都要跟庆王爷和荣禄这,有事没事的在我这掐上一翻。怎么着,今天这就给变了呢?”
三个人,在这一刻各有各的打算。翁同和的保举,原因是他真正的公忠体国,看出了刘克武要比李鸿章那保举的袁世凯,更适合操练新军。
首先,刘克武的年纪小,功劳虽然大,但必然要比袁世凯好掌握。至于忠心方面,刘克武的老爹就为大清朝尽了忠,这就是无可厚非必为忠良。
其次,在洋务上新军式上,虽然资历还很浅,但刘克武现在手上的魁字营,已经成了京城第一营。其对新法之练,在翁同和的眼睛里,要比那个袁世凯强多了。
最后,就是翁同和与已经去了日本下关谈判的李鸿章之间的个人矛盾了。一个洋务派的领袖,一个清流的领袖,二人一直以来就是死对手。
李鸿章要保举袁世凯,他翁师傅自然就要大不反小针对一下,非保举刘克武,来跟袁世凯争一下了。
当然,这里面翁同和还有一点自私的想法,就是想用这次的保举,争取把刘克武收进他的门下。帝党现在缺少的,恰恰就是一个能带好兵、带精兵、掌军权的人。
而荣禄那边,相对来说就简单的多了。刘克武首先是马玉昆的准女婿,现在马玉昆的女儿和老婆还住到了男爵府了。
只要让刘克武去编练了新军,那荣禄很有自信的,就是一下就等于牢牢的抓到了两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做他的心腹。
这段时间以来,刘克武经常与他走动,孝敬的供奉是京城各门总兵中最多的一个。而且,刘克武完的假面,在荣禄的心里已经让他当刘克武是自己的心腹了。
用人唯亲、抢兵争权,在满清朝廷,尤其是正在事业上升期的荣禄眼里,那是比一切都重要的。但他表现出来的,却让慈禧很是放心的那种。
新军编练是刚刚确定的,刘克武与袁世凯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就算是这样展开了。当德公公派人送来消息后,深知新军要比毅军更适合自己谋大事的刘克武,立即就行动起来了。
带兵之人,最有效的竞争筹码,就是看谁更会带兵。所以刘克武第一招,就决定请庆、恭二王爷和外国人来参阅自己的队伍。
一翻运做之后,杨度也就不费劲的,将两个王爷,和刚刚正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