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砝浜梗�
第八章 败退缅甸(3)
在内战中把军事、政治搞得一团糟的委员长此时比谁看得都清楚,从英国人在缅甸避战的趋势看,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假设缅甸失守,假设密之那保不住,则必须要在印度再打通一条通道,至于怎样“打通”,那是下面的人做的事情,虽然中印之间隔着世界闻名的高山,但毕竟是“邻国”。必须保住印度。
宋子文和他的“备忘录”(二)日本人向缅甸逼近之时,宋子文还在美国游说。
美日开战,宋在美的活动完全公开。此时,博士要做的,就是争取大量按总统签署的“租借法案”中供给中国用于对日作战的美援物资迅速启运到中国。不仅仅是美援,缅甸战场还都乱着套,运往中国的军需物资已无法从仰光转运,必须先到印度加尔各答,从那里再转至密之那,再到昆明。此时,英国人在控制印度,很多事无巨细的事情,还要通过美国和在印度的英国人协调。
一切都在烦乱中。
曾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驻加尔各答代表的云铎老人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许多航行在大洋中承载中国货物的舰船,在航行途中就改变了方向,从原计划驶向缅甸改向印度,都不得不临时在加尔各答、吉大港、孟买、马德拉斯等处卸货。汽油、武器弹药、航材堆积如山,而国内请求尽早运到物资的告急电文,二十四小时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
中、美、英、印四方协调人员,整日忙个焦头烂额。
不知道在华盛顿的中国外交部长能否知道丛林密境中发生的这些乱糟糟的事情。
租借法案、物资、“中航”那“十八架”DC…3运输机、飞行员、陈纳德、英国人、印度人、密之那、加尔各答千头万绪、盘根错节,所有的事情夹杂在一块,让博士心力交瘁,没时间、没心情、也没精力去想缅甸地面的事情。 而此时,蒋委员长发来急电,让他立刻晋见美国总统罗斯福。
看了电报内容,深知国内军政火急的宋子文更是不敢怠慢,2月25日,在华盛顿的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给美国总统发电:总统先生:蒋介石将军从昆明给我发来一封信笺并让我送给您,现在我就在这里。您以前总是宽大地给我时间,这次我强忍住自己不要强要求您,除非您希望与我讨论这封信。
加拿大政府已为我安排了一次去加拿大的短期访问,明天下午三点出发,约三天后回来。如果有必要,我可以延迟离开时间。
致深深的敬意! 宋子文(注四) 和蒋委员长焦虑的情绪、国民政府的渴盼援助之情不同,罗斯福总统此时也许觉得自己是在鸟瞰整个“世界战局”,对于他来说,为缅甸战事焦急万分的中国政府的事情不应该排在第一位。
只过了一天,2月26日,罗斯福回电:亲爱的子文:很感谢你送来的大元帅的信,希望你有个对加拿大很好的访问。 (注五)字面上,美国总统虽说很亲热,但意思明白无误,美国总统不想讨论。
这边,哪里是印度的问题,缅甸已经快保不住了。
都是铮铮铁骨硬汉(二)缅甸,一副败像。
腊戊丧失,切断远征军后路,英国人不战而退,使得日本人毫无顾忌地往上压,让一切计划均成泡影。
远征军第一次出国作战,终以战败告终。
再一次撤退。
问题又来了,史迪威命令,新五军、新六军就近退守印度。在战场上带领士兵冲锋陷阵的杜聿明明里执行,暗地里却悄悄给“校长”发电请示。
校长的回电极为快速,内容是:撤回国内!
西去印度,只有三百多公里,而东回中国,却足有千里之多。最要命的是,滇缅路已被日军占领,回国根本无路可走,只有翻越蚊虫横飞、蚂蟥遍地、豺狼虎豹肆虐、沼泽密布、能进不能出的“野人山”。
连小孩子都能看清的事情,大将杜聿明就是没“看清”。
面对史迪威的诘问,杜聿明也振振有词:岂止是校长和我的意愿,也是广大官兵对自己祖国的无限渴盼和依恋新五军军长的话没错,回国的消息传出后,确也得到了全体将士的拥赞,史迪威还能说这是“长官意志”吗?
谁不爱恋自己的祖国?面对眼前的异国部队,军衔高出许多的美国老头一点办法都没有,双方只有分道扬镳。
日本人兵临密之那城下时,“中航”设在这里的准备为新航线服务的基地顿时乱成一锅粥。按邦德和黄宝贤报给交通部的计划,密之那已经被列为“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