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页)
对李福兆 的人认为他罪有应得,股票计入李的帐户,这就是铁的事实。 陪审团的辩论时间也是空前的,长达10个半小时。 这期间有不少关于李的花边新闻,李福兆在被控候审期间,“病急乱投 医”,访遍了香港的星相堪舆名师,寓所按名师指点,天翻地覆折腾一遍, 李氏更遵照名师锦囊计住进酒店避煞,但仍摆脱不了厄运。 李福兆被判后,入禀上诉,但被驳回。 李氏被关押在赤柱监狱。他持有英国护照,故待遇尚好。住在犯人医 院单人病房,他无须吃普通犯人的中餐,可吃西餐,不过,也只是普通西 餐。李氏虽是含着金钥匙出世,又腰缠亿贯,但他生活从不奢侈,故不觉 口食之苦。苦就苦在囹圄寂寞,不再捭阖风云。 偶有老友部下来探监,有人叫他“李校长”,他会显出愉悦,但过后就 郁郁不堪——那已成为历史。 李福兆在狱中仍需“劳动改造”,做一些“折信封”、“喷药水”的活。 对一个驰名世界的股坛奇才来说,确有些“屈才”。 鉴于李福兆在狱中表现良好,再扣除他入狱前的关押期及狱中假日, 李氏于1993年6月16日提前获释,铁窗生涯2年8个月。 作为一代风云人物,李福兆入狱与出狱,都在香港轰动一时,成为各 报头版要闻。
… 页面 190…
李福兆的儿子李国麟、李国祥及李的律师,同乘宝马车来赤柱监狱迎 接李出狱。大门外,停了数十辆报社、电台、电视台的采访车,记者有百 人之多。李氏的坐驾刚驶出大门,就被众记者包围住。 李福兆很大度地下了车,接受记者采访,说他不想回忆过去,今后也 不会涉足证券界,只想过清闲日子。 坐驾在狱警的帮助下才驶离,前往乡村俱乐部,李氏的爱妻、香港上 流社会名女人劳晓华在此恭候。夫妻相见,紧紧拥抱。在场的有李氏家族 的亲兄亲侄及孙辈、李氏的知心朋友,见状皆感叹唏嘘。 李福兆已成为香港股市的历史人物,他的那句醒世名言“不要与股票 谈恋爱”,仍在香港股市广为流传。 又有几人能真正悟彻其精髓? 霍建宁 (图右)是香港1994年至1995年间的“打工皇帝”第一人,年 薪2100万港元。他现年44岁,1984年出任和黄集团执行董事,1993年任董 事总经理,并兼香港电灯集团副主席及长江实业董事。
… 页面 191…
第五十三章置牛大战置胜牛败奈若何 1972年,怡和洋行所控的置地公司,挑起对华资牛奶公司的收购战。 双方剑拔努张,搏杀得天昏地暗。该役,首开以股市为收购战场之先河, 股市为之沸腾,暴涨飙升,步入疯狂。有趣的是,置地吞并一间大型公司, 竟不须花费一分钱!更个人称奇的是,这么浩大的收购战役,两家股票照 常挂牌买卖! 股票交易 一、联交所及其会员 联交所是香港证券市场的唯一交易所,所扮演的角色是为证券投资者提供一个公 平而有秩序的市场,使所有的投资者皆有同等机会和资讯进行证券投资活动,联交所 本身为一间有限公司,其最高权力来自全体会员。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公司会员。会 员均须获准注册为证券交易商后,方得出市买卖。会员最低资产净值为:个人会员100 万港币,公司会员为500万港元。会员除可独资经营外,也可与其他会员或非会员人 士组成证券合伙商号来从事证券业务。 会员的通俗称谓为股票经纪商,或股票经纪公司。 许多人认为交易所出售股票,这是误解,交易所只是经纪会员进行股票交易的场 地,只有会员主要是出市员才能入场交易。在香港,银行及证券公司的证券部比比皆 是,许多人认为这也是股票交易所,其实不然,他们只是经纪会员的代理,他们之间 的联络是电传电脑,总而言之,一切证券交易必须通过场内经纪会员才有法律效果。 经纪佣金按联支所规定为成交金额的0。25%一0。5%,但每笔佣金不少于50港元。 印花税由政府收取,为成交金额的0。3%。交易征费由联交所征收,为成交金额的O。025 %,是联交所经费主要来源。 二、对违法股票交易活动的限制 股票抛空——属违法。抛空是指沽家在出售股票时,已确知其本人或其主事人并 不持有其将出售的股票。事实上仍有人钻法例空子,如大户借贷沽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