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心寻死,那么孤就成全你,不知爱卿想要何种死法?”
顾览听了,想不到小王爷居然这般说来,顿时就是一愣,恍然间拿眼瞧了卫玄一眼,见卫玄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这才反应过来,他跪倒在地上,连连用头去撞地板,哭喊着:“圣上,老臣之心,全在大隋。圣上远在江都,那里知道这大兴城的情形已经如此危急?殿下身系大兴城安危,却不分忠奸,妄用小人,还望殿下听从良言,否则大兴城不保啊!”
“啪!”杨侑狠狠一拍殿案,站了起来,怒气冲冲的看着顾览。
众臣听到声音,不免一愣。这大兴城中,皆以代王年幼,拿不定注意,因此圣上才让卫玄在大兴辅政,只是他年迈,又从骨仪、阴世师手中夺权,因此弄得每有朝会,两个派系争斗不停,乌烟瘴气,很不安宁。
此刻杨侑发怒,虽然年幼,但毕竟是上位者,却有着一股逼人气势。
“顾览,如今反贼逼近,若是将阴将军被革职查办,你去给孤退敌?”杨侑怒声。
“这,这……”顾览乃是一介书生,那里知道行兵打仗之法,因此一时哑口无言。
“孤作为京师之主,既然已经对阴将军做出了处罚,何须你在孤面前指手划脚?难不成你才是这京师的主人?”杨侑缓步走下台阶,瞧着顾览,目光阴冷。
众臣面色一灰,不免心中惶然,暗想今日代王居然有这等气势?
第三章 朝廷争辩(下)
朝会之上,面对杨侑的强势斥责,群臣惊愕万分,而顾览看见杨侑如此气势,更是后退两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不止:“殿、殿下,殿下才是京师之主!”
“哼!”杨侑拂袖,回身之际,瞧了一眼卫玄,只见卫玄本来闭着的双眼微微睁开,射出奇异的光芒,但随后旋即隐去,又是一副沉沉欲睡的模样。
“装逼!”杨侑的心中暗暗提防。
杨侑又瞧了一眼顾览,说道:“你乃秘书学士,本是孤的智囊,你为何要让孤罢免忠义之臣?难道说你受人指使?”杨侑这话一说出来,朝廷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顾爱卿,你是老臣,自然该知道礼仪,可是你在朝堂之上,妄言孤不分忠奸,重用奸臣,是在说孤的不是?”
顾览一时之间料不到杨侑居然如此“反客为主”,咄咄逼人,恍然间瞧了一眼卫玄,但那卫玄恍然未觉,只是坐在茵缛之上,闭目养神。
见卫玄不为自己做主,顾览伏在地上,身子不停颤抖,面如死灰。
元迈见势不对,站了出来,说道:“殿下,顾学士虽然无礼,但不过忧心大隋,还望殿下恕罪。此刻反贼李渊已然攻破霍邑,还需要商讨良策退敌才是。”
杨侑明白元迈是要转移自己的视线,当即笑道:“元侍郎说的极是,只不过朝廷自有法度,岂可荒废?来人,将顾学士拖出去,重责五十。”
杨侑话音刚落,朝廷之上,又是一阵喧哗。当今陛下听不得意见,曾经处死大臣,难道说,年纪轻轻的代王也是这般么?
卫玄这时缓缓开口,道:“殿下,顾学士年迈,恐怕经受不住五十大板,还望殿下宽恕。”
杨侑笑道:“既然是卫尚书说情,孤就减免三十,重责二十罢了!”说着,杨侑不等旁人开口,一挥手,庭殿侍卫冲了上来,将哭喊不已的顾览拖了下去,很快,传来顾览哭爹喊娘的声音,片刻之后,禁卫军士兵上前:“启禀殿下,顾学士晕了过去。”
杨侑冷冷的道:“送他回府,以后他不用上朝了!”杨侑说完,也不理群臣惊愕的目光,而是回到王座,点头说道:“如今李渊兵破霍邑,不知众爱卿有何良策?”
沉默半响的阴世师站出来,回答:“臣以为,李渊远来疲惫,更兼反贼乃一群乌合之众,屈突将军又是以逸待劳,若是出击,必能破之!”
杨侑叹息一声,心想这阴世师果然无帅才风范,怪不得竟然不屯兵鼠雀谷要隘,而用脾气暴躁、容易被敌人激怒的宋老生守霍邑更是错招。
李渊以“义师”为名,一路招揽民变军,说白了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来,才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义师”,他们看似士气高昂,但若是受到挫折,就会四分五裂。李渊攻打霍邑之前,曾有大雨下了月余,被困在霍邑城外,当时李渊军中,流传着突厥人和刘武周联军进犯太原的消息,是时李渊军中军心动摇,如果宋老生采取适当的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不是妄谈。
毕竟相比较而言,隋军拖得起,李渊却拖不起。若是敌人锐气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