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即将面对的常永贵的考核。
“虽然说必须以意境为主,但是我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在这方面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连手法都谈不上,更别提什么意境了。”在小舟子看起来,讲究意境那应该是大师所为,自已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虽然知道这些,可是自已能做得到吗?小舟子很疑惑。
帅上钰显然也看出了小舟子的疑虑,安慰小舟子道:“舟儿,成与不成你别看得太重了,即便是常先生没看中你也没关系,我们再找别的师傅,想我寻阳一代文人才子辈出,除了常先生以外还有许多大家,这处不行,别处未必不行。”
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小舟子心道:“如果那常永贵看不上我的话,恐怕别的地方没任何一个人能看得上我,毕竟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虽然我所掌握的知识在这个年代来说是相当超前的,但是在他们眼里,那根本就是无用的,现在讲究的是琴棋书画,什么分子,原子的根本就没人在乎,也没人懂这些,如果我不能把握这个机会跟那个常永贵好好学习的话,恐怕只能碌碌一生,哪能成什么清代风流才子呢?”
尽管历史上早已经写得清清楚楚,帅承瀛是清代嘉庆风流才子之首,但是自已身在局中,却又不得不担心事情会不会真的如历史所讲的那样发展,毕竟自已的到来就是一个无法说清的事,连这样荒谬的事都能发生,历史未必不能改变。
又再安慰了小舟子几句,帅上钰说道:“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该上路了,别让你常伯伯久等。”
站起身来,小舟子长吸了口气,应道:“是!爹爹。”
说起来,小舟子还是第一次踏足黄梅的街头,虽然上次和帅承治曾经走上过这街道,而今天早晨自已也独自上了屋后的小山丘,但是都不曾认真的领略这五百多年前的风情,直到现在,小舟子才可以真正的打量周围的一切。
此时薄雾已经散去,街道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踏着光滑的青石板地,小舟子随着帅上钰向常永贵的家走去。
其时自明太祖朱元璋时起,黄梅一带就成了富商巨贾的聚集地,而一些富商和官员集财富、权力和文化于一身,为了附庸风雅,就形成了寻阳一代独特的园林建筑特色。
不过这些只是富商们的专利,普通百姓根本不能享受园林这种耗资巨大的住宅,更多的只是像帅家那样的民居罢了。
不过现在出现在我眼前的这些建筑并不是小舟子耳熟能详的客家民居那一类型的建筑风格,而是禀承了江南水乡的一贯建筑特色,多以实用为主。
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张家。
抬头望去,只见一道高约四五米,宽约三四米的朱漆大门立在眼前,门上有一匾,上书“张府”两个金漆大字,笔迹苍劲,气势不凡,一看便知道是出自名家之手。
大门两侧各有一高约两米的石狮子,雕工精细,栩栩如生,衬托着门楼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走到门前,帅上钰轻轻拍响了门环,不一会门“吱呀”一响,一个穿着仆人装束的老苍头探头一张,笑道:“原来是帅先生啊,快快请进,我家老爷已经恭候多时了。”说着向我一指,问道:“这位想必就是尊府士登大公子吧?”
“李伯真是客气。”帅上钰向那老苍头一拱手,看来两人并不是头一次见面。
跟着拉过我对那李伯说道:“舟儿,快给李伯见礼。”
“不用客气,不用客气。”那李伯看到小舟子要给他拜下去,急忙拦住说道:“我不过是一个下人,还跟我这么客气做什么?”
“哎!李伯这是哪里话?谁不知道您是张府的管家,已经在张府几十年了,张府上下又有谁不对您老人家客气呢?”帅上钰一语道破了这李伯的身份。
恭敬的行了一礼,小舟子对那李伯说道:“李伯好,后辈帅承瀛,还请李伯多多指点。”
一听这话,那李伯脸上笑开了花,连连点头说道:“这孩子懂事,这孩子懂事。”跟着让开房门对帅上钰说道:“帅先生,快请进吧,老爷在正厅等着你们呢。”
又客套了两句,小舟子随着帅上钰走进了张府。
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蜿蜒其间。
沿着小路行得片刻,眼前豁然开朗,处身之地又是另一番风景。
鹅卵石小路的尽头是一泓碧水,匆忙间也不见这泓水有多大,只见那水上山石花木巧意安排,辅之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布置陈设各异,堪称巧夺天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