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页)
爽快,是因为建昌营不一定有大炮,轻重机枪也不一定有机架呢。再说,这一路下来,尚旭东也缴获了不少轻重机枪,在尚旭东看来,现在扩编队伍是首要的,只要聂天戈不在人员收编上提出要求,自己就占了大便宜。
聂天戈最看重的就是部队的火力,极力扩大保安团的火力。至于人员收编,聂天戈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自己已经收编了两千多官兵,都还没有消化下去,贪多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第九十四章局势
有几个放羊人做向导,尚旭东亲自带领了两个营的官兵,翻越了长城,对直军建昌营进行了袭击。
建昌营突然受到袭击,再加上力量对比悬殊,很快就全营投降。
随着建昌营的覆没,董师面临着被两面合击的危险境地,被迫撤退,溃败南去!
张部跟踪进入冷口后,追击部队先锋已达滦州境内。当天夜间,由于作战行军以来,部队行列极为零乱,虽然敌人退却,整个战局尚未判明。
次日早上,王翰林出外视察地形,张宗昌问道:“你一夜未睡,出去做什么了?”
王翰林笑着说:“我去外面视察地形,以防万一。因为军队零乱,假若敌人打枪,就会不可收拾。看好地形,我们可作准备。挨过今夜,明天我们就可以去缴吴佩孚的械了,那时就要大发其财了。”
张宗昌攻占滦州,就意味着直军的后路已经被奉军截断,山海关、秦皇岛间的直军处于奉军的包围之中。
张宗昌攻下玉麟山,打进冷口,为了直捣山海关方面直军的后方,经昼夜急行军,到了滦州附近。张部除留许琨团防守滦河南北两岸,阻止石门寨方面退却之敌而外,其余部队抢占滦州车站,将路轨切断后,便分头截击敌军!
奉军和直军主力在榆关地区对峙数日后,战事日趋激烈。
直军处于守势,居高临下,占据地利优势。但是奉军精锐部队第三军在张学良,郭松龄的指挥下,前仆后继,奋勇仰攻,双方死伤惨重。
十月七日,在奉军的强烈攻势下,直军力不支敌,九门口被奉军攻破。直军第十三混成旅旅长冯玉荣见守城无望,畏罪自杀!
由于榆关前线形势危急,吴佩孚急调后援部队迅速开赴前方,自己也离开北京到滦州坐镇。很快,吴佩孚前往榆关巡视战况,亲自督战,使直军前方的形势得以稳定下来。
而在榆关激战的时候,热河战线的奉军也占领了赤峰。紧接着,直军第三路军争夺赤峰,却不攻而克。原来,这一路的奉军已经奉命向榆关秘密移动,攻占赤峰的目的不是占领,而是为了调动直军。
奉军将主力集中在榆关一带,发动全线猛攻,先后攻占了石门寨,山海关,并且开始进入关内。
吴佩孚凭关据守的作战企图失败后,率部退至秦皇岛,又以舰队运兵三万余人,向榆关方向支援,企图挽救直军的颓势。
而这个时候,冯玉祥班师北京,发动政变,更是让直军部队军心大乱,雪上加霜!
事实上,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刚刚发动的时候,冯玉祥,王成斌,胡静怡,孙玥等人就设想了两种计划:
一种是吴佩孚打胜了,他们就将自己的军队集中到榆关,阻止吴军回来,同时逼迫曹锟任命吴佩孚为东北三省的巡阅使,这是排吴不倒吴的计划。
另一种是吴佩孚打败了,他们就回师北京,发动政变,这是曹,吴并倒的计划。
十月十五日,王成斌和冯玉祥在古北口会面时,就预见了战争形势的发展将不利于吴佩孚。
十九日,冯玉祥接到总部参谋长张放眼的急电,催促冯玉祥部按照预定方针方案发起攻势,以策应榆关方面的作战,电文中有“大局转危为安在斯一举”一句话。
同时,冯玉祥看到战情报告,得知直军在榆关之战中损失惨重,已经势衰力竭。
在这个情况下,冯玉祥认为回师北京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电令孙玥迅速将驻防大名的军队调回南苑,同时下令所属部队将后队改为前队,即刻回师北京。
冯军沿途割断电线,封锁消息,并且以昼夜兼程七十公里的行军速度,迅速杀回北京。
十月二十二日晚上九点,冯军第八旅,第二十二旅两部率先开回北京。随后,陕军胡静怡师也开进通州,隔断了吴佩孚与京东方向的联系。
十月二十三日,陆军检阅使兼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胡静怡,大名镇守使兼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玥联名发出了呼吁和平的通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