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蒋介石通过妥协而谋求壮大力量的计划,是注定要为日本打断的。
当中国积极发展的时候,日本也在中国的土地〃发展〃。
到〃七·七事变〃爆发之前,日本对华战争投入的兵力已经超过100万。为了彻底征服中国,日本已经不惜动用全国的力量。
不过,对于蒋介石而言,或许经济的发展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他等到了国际形势的转变。因为苏联的崛起和共产主义的发展形成新的国际格局,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1935年5月,苏联与法国签署协定,建立人民阵线反对德国。
1935年8月,莫斯科举行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会议提出制定共产国际在反法西斯大斗争中的策略方针。共产国际号召各国共产主义组织建立反对法西斯侵略者的统一战线。
苏联以坚定的姿态重新进入欧洲,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首次同资本主义国家联手行动。
在中国战场上,蒋介石渐渐赢得美国、英国甚至苏联的支持。尤其是苏联的举动,对于日本而言是一个不详的预兆。
1936年12月12日,作为中国历史一个重要转折点的〃西安事变〃突然发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迫使蒋介石转变消极抗日的政策。
〃西安事变〃很快和平解决,抗日统一战线建立。这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日本看来,国民党宣布联合共产党抗日,更可怕的是〃背后〃的苏联。
日本方面也在进行政策调整。1937年5月31日,近卫内阁上台。近卫青年时代是一个狂热的扩张主义者。在一战的凡尔赛会议上,近卫曾发表题为《排斥英美本位的和平主义》的文章,宣称日本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岛国,有权利保障本民族的生存权。
近卫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诠释日本的大陆政策说,日本的大陆政策就基于保障民族的生存权而制定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日本要求〃公平分配世界领土〃。
〃七?七事变〃,忍辱建国的丧
同一时期,日本的大陆政策还流行两种具体的建议,一是加强对苏备战,一是对华一击,征服中国。这表明1937年的日本已经在国际形势的作用下,认识到对中国将有全面战争,而且这一战争将引发苏联参战。于是,一则传言出现在东京:〃七夕之夜,将重演柳条湖时间〃。
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七·七事变〃以一种看似偶然的形式发生了。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感到事态严重,当即在庐山部署抗战。7月9日,蒋介石电令驻守北方的宋哲元:请兄坚持到底,处处固守,时时严防,毫无退缩余地。
与此同时,尽管蒋介石仍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以避免大战。但是,日军迅速向北平集结,已经做好了打大仗的准备,和平已不再可能。
〃七·七事变〃之后的事态表明,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已经从建立〃满洲国〃、控制华北,转而要企图征服整个中国。
这之后,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进行了8年可歌可泣的浴血奋战。
〃七·七事变〃后的国际形势也出现戏剧性的变化。1937年11月的布鲁塞尔会议上,苏联同美国、英国一起寻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日本,并支持中国。从1937年年底到1938年年初,美国、英国、苏联合作采取措施遏制日本,原本与蒋介石靠近的德国却转而向日本靠拢。
中日战争演变成为世界强国的对决,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再是一场孤立的战争,苏联提供了数百架飞机和数百门大炮直接援助中国。1938年,是中日激战的一年,中国人民英勇的抵抗赢得了美英的尊敬。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战场成为这场大战的一部分。
这场漫长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共产党〃中华民族危急!〃呼声绝非危言耸听。
战争开始的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是日军疯狂进攻中国的一年,其推行速战速决的战略,谋求尽快征服中国。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随后一路向西、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