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页)
竦昧死砺凵系闹С帧C献有奚淼乃枷肴衔���腥吮局噬隙际呛玫模�虼酥恍枰�痰季涂梢苑⒒铀�堑那绷Γ��煨湓虮匦胗傻赂咄�氐娜死吹H危��母叱�返履芄怀�交肪常�脑烊嗣袢褐凇U庵秩寮宜枷氲牟杏嘀�と嗣窍嘈攀ハ秃澜艿闹粮呶奚系淖饔茫涣硪环矫妫�芩樟�逃�牧跎倨婕捌渫�旁�1956 年的中共新党章里略去了“毛泽东思想”,并且不赞成对毛搞个人迷信。斯图尔特? 施拉姆曾经指出,刘同志在论述党并强调所有的人在党纪面前一律平等时,可以宣称“毛泽东同志是全党领袖,但他也服从党”;另一方面,毛在最初赞扬斯大林时可以这样提问:“如果我们没有斯大林,谁来发号施令呢?〃 这两种固有的思想路线的二元性,可以从主要造反者毛和主要组织者刘之间的对比中得到证明。刘少奇也是湖南人。他早先在1922 年就同毛共过事,从1943 年起彼此合作得很密切。他最初的成就是在国民党或日伪地区的城市里做组织工作。延安时期他担任中共组织部长,1959 年担任国家主席。洛厄尔? 迪特默采用哈罗德? 拉斯韦尔的说法,把文静而无特色的刘列为“克己型”,这种人力求一视同仁和照章办事;同时把活跃的毛列为“表演型”,认为他视野较为广阔,能够兼收并蓄,创新立异,并且喜欢稼敬赞扬。这种对比可以列为几大项目,先是政策与具体工作的对比,以及幻想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对比。领袖与政委的对比:毛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有超凡魅力的领袖,是仁慈长者的象征,而刘少奇手下的那些政委则必须行使当地的权力,并要求人们遵守纪律。毛屹立在他的同僚之上,是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的人物。群众路线与党的建设的对比:毛主张斗争。他要求干部为人民服务,引导他们争取解放,把他们鼓动起来,并本着群众路线的精神响应他们的活动。刘和其他党的建设者则宁可把斗争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它服从于党内团结的需要,并强调把干部和党员训练成为新的优秀人才,以领导中国的改造工作。农村与城市的对比:1949 年后,毛的心思回到他的农民生活背景和延安时代朴素的生活。他厌恶城市生活,不放心城市里的种种流弊,常常想到农民大众,认为他们的充沛的能力一旦被解放出来,就能够移山倒海。他理想中的人物是多面手农民,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农村里,既能耕田,又会做工和充当民兵。中央委员会里的实际组织工作者则相反,他们认为实行工业化需要有才干和技能,从而认识到城市里有文化有专业的杰出人才是重要的,并感到有必要兴办技术教育,以培养对现代国家能够作出贡献的专家。唯意志论与计划的对比:毛的大多数同时代人在面临巨大的任务时,赞成进行五年计划之类的系统工作,把投资资金的逐步积累和工业建设看作必不可少的。毛则考虑政治多于经济,因为他相信只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决心,人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这种对意志的重视、即唯意志论,成为毛的个人信条,是为他个人经验所肯定的。这使他偏爱地方的主动精神,而不赞成由中央实行控制,相信人民而不相信官僚,重视农民而不放心任何新出现的统治阶级,用很普通的话来说,就是重视政治而不重视经济。所有这些对比中最闻名的是红与专的对比,受政治训练的人与受专业训练的人之间的对比。空谈理论的积极分子抬出这个口号来折磨1 叫9 年以前留下来的旧知识分子,贬斥他们从外国学来的知识。
在中央委员会的许多公告中,这些为中国前途选择的不同途径,并不总是互相排斥的,而是被看作同类的原则加以提倡。罗德里克? 麦克法夸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1956 一1957 年毛与刘及其他组织者之间激烈的观点分歧。毛怀着乐观的希望,认为甚至能争取知识分子和富农来支持中共的奋斗目标,刘和其他的组织者则关心保持党的权力。毛把这种根本性的争论看成是“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他相信这是由于党掌了权,才“使干部产生官僚主义作风”。但在50 年代,他仍然同意政治局的观点,认为“中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领导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团结保持住了。像刘少奇那样的政治委员,支持了显然属于毛的“大跃进”范畴的空想社会主义。但它的失败促使刘等对变革的步伐、所化的力气以及它的方向等问题上的态度强硬了起来。在1958 年12 月武昌会议上,毛“自愿”把国家主席的职位让给刘少奇以后,辨论仍然进行,但这时中共领导面临着每一场革命都要碰到的问题:革命成果到什么时候才能巩固?什么时候应该不再搞变革而谋求稳定?或者,怎样能够永远保持蓬蓬勃勃的革命精神?这是修正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