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部分(第2/4 页)
。
吃得苦中苦那条肯定非常非常痛苦,而且很难成为人上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说着容易,听着好听,坚持太难,成功罕见。
另一条是另一个极端,太过于放纵。
他赵煦压抑多年之后突然爆发,大权在手,放纵是正常不过。
大部分成功人士选择的是中间那条路,高太后选择的也是那条路。很难有很大的成功,但想失败也很难,属于比较稳妥的选择。
秦朝选择的是第一条路。
中途有几次以为又走上了绝路,结果还是苦苦坚持了过来,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如果有机会从头再来,肯定不会再选择第一条路。
在当时的地球世界,经济是一切上层社会的基础,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些人为了钱飞蛾扑火很正常。
在现在这天龙世界,强权便是公理,武力是强权的保证,赵煦的选择,不止是他一个人的选择。但他站在了千千万万宋人的前面,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
胜败乃兵家常事。那些大臣并不知道未来的历史,表面强大的大宋,获胜之机自然更大,但万一失败呢?谁都不想承担也承担不起失败的责任,因此充当‘忠臣’站出来反对。
成功了皆大欢喜,罪减三等,失败了是赵煦的错。他终究还是太嫩了!
这方面秦朝对他反而比较佩服,认为只凭这一点,赵煦便算是个不错的人。
与赵煦相比,秦朝也可以算得上是老奸巨滑中的一员,一样不想承担失败也承担不起,特别是这种比一般卖国贼还严重许多的失败。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胜利的代价,秦朝都不想承担,更别说战争失败。但现在连底层老百姓都知道战争已无法避免,看来只是早晚的问题,然后便是大小的问题。
赢州和琉球,可以说都是秦朝在为战争失败做安排。不只是为国为民,也是为了他自己。不然他真不用这么急,晚几年似乎也没什么。但若是为了战争,当然是越早安排越好。
计划中,九大女神可以帮他监控九大王国,少不了赢州和琉球,大理、大辽和大宋也是,吐蕃、西夏和高丽也是。剩下那一个,有可能是历史上那金国,也有可能不是。
对金国,秦朝很欠缺好感。
靖康之耻,中国人都没法忘。
秦朝最后的计划是:九大王国以大宋为中心,合并成一个超级帝国,盖过秦始皇统一七国的伟大成就。帝国的名字千挑万选后,剩下两个字——中国。
李沧海非常聪明,第一个看穿了他,但不敢肯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黄蓉。如果不是因为她已经制定有类似的计划,秦朝还不会这么快下定决心。
黄蓉的预计中,战争没那么快开始,时间还很充足。但高太后的提前‘驾崩’,无疑会使战争提前不少,时间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原本秦朝那些安排是后发制人,黄蓉的安排是先发制人,结果却是秦朝抢了先,黄蓉落了后。此后黄蓉一谈及战争,便大骂秦朝卑鄙无耻,阴险下流,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战胜了战与不战
战争是什么?
秦朝带高太后去燕门关,亲眼见到那些打着‘忠君爱国’口号的大宋官兵在大辽打草谷回来,俘虏了大群牛羊和女人,对那些女人做出种种丑陋至不堪入目的事情。
有个小女孩不堪受辱,咬舌自尽了。那些官兵将她摔在地上,纵马在小女孩身上踩来踩去,踩得肚破肠流、鲜血满地。
那些俘虏被吓晕好几个。
表面上是更加驯服了,乖巧了,暗底下仇恨无疑又加深了一层。宋辽之间的仇恨,正是这么一层层积累起来,日积月累,一年年越来越深。
大宋四周的国家,除了大理外,关系都不怎么好。
国与国之间小战不断,打草谷不过是家常便饭。
秦朝和高太后接着去了军营边的奴隶市场,见识了许多比刚才更不堪入目的景象。高太后想出钱买女奴,不料善心几乎无人不知的秦朝却对她摇头。
高太后差点因此而跟他闹翻。
听完他解释,高太后的脸第一次红了个透。
秦朝说需求是根本,买多了反而会促使奴隶买卖的繁荣,使原本不是女奴的女人被抓来驯化、买卖。
晚上,两人蒙着面救人,一分钱没给,反而顺手牵羊拿走不少钱,转手送给了那些女奴。从那些女奴口中,得知其中有不少是犯人家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