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页)
,才总是挂在嘴边说着,置办年货本来就很有趣,只可惜。霞儿和然儿都没法跟去。林清然暗自下决心,有机会一定去镇子上瞧上一瞧。好好地看看这个燕塘一隅。
“过几日就回了?整日惦记着啥?”林清然伸了伸懒腰,眯着眼睛,伸手去够放在炕头烘着的鞋子,在雪地里走多了,鞋子容易返潮。这样子烘烘,再穿在脚上,就又暖洋洋的了。
林清霞出门打水。一边洗漱,一边对着姐姐说着:“我瞧着娘亲拿着麻袋不知道在忙活啥,还挺有意思。”
“在哪呢?”清然也好奇。接着霞儿洗漱之后,两人便迈出了门。远远地瞧见张氏立在灶房外,抖着半袋麻袋。
“娘。做啥呢?”霞儿瞪大眼睛,凑上前去。
“离远点别熏着。”张氏出声。两个丫头凑了过去,埋头瞧着,一股子说不出的味道迎了上来,说是臭吧,还不是那种纯粹的臭味,闻着干干咸咸的,还有点腥。林清然巴拉着瞧:“咸鱼干?咱家咋还有这个?”
张氏抖了抖,将麻袋口系严实:“夏日晒的小半袋,留着过年吃的,冬日做汤做菜,可借味呢。”
“留着过年吃?”霞儿掩着鼻子:“这鱼干不是坏了吧?”
“就这味儿,拿出来抖抖,见见气儿。”张氏说完,转过身子,将半袋咸鱼干放在灶房的地窖里,崔氏和林康福叫张氏盯着平日做菜干活的事儿,一个是因为她手艺好,一个也是信任。清然和霞儿跟着娘亲下了地窖,里面的蔬菜都很新鲜,应有尽有的,多半都是自家地里种的,各屋分得一些,剩下了也够吃上好一阵子。
“娘,现在就要准备过年的吃食啊?”林清然心下哑然,这农村生活,看似简单,却不是每个人能真得适应的,而且讲究颇多。早早地就要准备着过年了。
也许日子也就是这样一天天过出来的,看似平淡,想要过的精细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张氏点点头,转过身看着两个丫头:“你俩去灶房等娘,别跟这添乱。”
“知道了。”清然看着地窖空间狭小,又不便行动,便带着小妹爬了出去,等在地窖口看着娘亲忙活。
好一会儿,张氏便慢悠悠地从地窖爬了出来,手里头抱着一个小坛子。“酒吗?”清然问,伸手立刻接了过来。
霞儿盯着瞧,嘟囔着:“看着不像”
酒坛子没有这么小,也没捂的这么严实。张氏出了地窖,伸手拍了拍身子,接过清然手里的小坛子笑笑道:“猜猜,这是干啥的?”
听娘亲这么一说,两个女娃愈发的好奇了,往常过年虽然吃的丰厚,却也没有今年这样有这么多的讲究,光说那个咸鱼干,往常过年就是没有的,自家腌制费时费力,保存不善也会坏掉。做起来很麻烦。
张氏抱着坛子进了灶房,四下瞧了瞧,大堂房后的这个灶房真是不错,宽敞许多,做起家务事儿也能放开手脚。
拆了小坛子上错综的绳子,又大力拧开了盖子,两个丫头早就望穿秋水了,本以为是什么新鲜的玩意,结果有些失望,娘亲怎么抱着一坛大酱。
“可别小瞧了这个,霞儿去灶台后头,看看有啥?”张氏拿着勺子舀了舀,又放在鼻翼下闻了闻。
清然瞪着眼睛道:“娘,这个是咱家自个儿弄的?”做大酱可是需要功夫的,要把大豆烀烂了,晒凉拍承长方块,用纸包着,放在阴凉的地方阴干,到了第二年取出,浇上水,掰成块放在坛子里,还要熬上一锅盐水,晒凉后浇在坛子里,用布罩着,放在日光下发酵,每天还要拿勺子搅和,个把月便可吃了。陈酱自然也有陈酱的味道。
“可不?”张氏回头瞧霞儿。林清霞从灶台后头掏出一个小盆,里面放好了几只切好的鸭肉。看着白白嫩嫩,很有食欲。
“这酱是酱鸭子用的。等年三十,就可以入味吃了。”张氏解释到,手下干活却一点都不含糊。
有些年货需要去镇子县里置办,有些就要自己备着,否则现在不开始准备,过年就吃不到这样的山间美味儿了。
忙活了小半天,林清然伸手去捂张氏的手,微微蹙眉说道:“娘,这些个事儿慢慢做,回屋暖和一会儿吧,灶房还是有些冷。”
“这不是没起火,起火就好了。一准儿的暖和。”张氏抽出手,揉了揉清然的发:“你俩听话,也跟着娘学着点,省得以后嫁了人家,再被人家挑出错处来。”
霞儿点点头,跟着张氏一同忙活,生火做饭,她已经很上手了,倒是清然,做起事儿来慢慢悠悠的,看着叫人着急。
“姐,你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