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页)
清脆又夹着月夜温柔,叮叮咚咚。
仙乐居?
她怎么会鬼使神差地走到这里来?
采儿静静地伫立坡底,等着夜风从山顶吹过来,好清凉,今夜此处无人,整好独自饮这解心酒啊!
采儿极浅地勾起唇,提起裙角,沿着石径缓步上去。
层层叠叠的树林花影如袅袅迷雾缓缓散开,石径深处的尽头,仍旧是千树繁花,萦绕着一座古朴悠远的小竹楼。
只是这次,竹楼里没有人住,月色净朗,楼里却没有一星半点儿的灯光。
采儿没有再远眺皇宫夜景的心情,而是径自走到院子后边去,她记得,那夜的月光下,树影散去,少年一袭白衣,勤勤恳恳地在铲土;她记得,他说他在种安康树。
原来那个地方没有了少年,但真有一棵枝干粗壮树叶浓密的大树,这几个月来,它定是很习惯这里的环境的,看上去很有精神。
采儿望着这棵茁壮的树,竟不自觉地笑了,看了它片刻,又重新返回竹楼,推门进去,也不点灯,而是就着天光走到窗户旁的美人榻上坐下。
她把小竹筒从袖子里抽出来,一个人真方便,酒杯都不用。打开塞子,深吸了一口,江采儿不免暗叹,这酒还真是奇怪,怎么越放越没有味道了啊!
其实,采儿并不爱喝酒,主要是,子据把这酒说得那么神奇,她当然想要试试喝了会不会真的开心无忧了。
刚要把竹筒递到嘴边,却听见轻稳的脚步声响起,采儿猛然一惊,回过头去时,却又听见擦火石的声响。
一道光闪过,她就那样看见了少年半明半暗的脸。
采儿瞬间张口结舌。
少年也是感应到了屋内还有人,惊讶地扭头看过来。
怔愣半晌,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柏原羲,你怎么会在这里?”
“江采儿,你怎么会在这里?”
然后,两人都静默地看着对方,一声不吭,等着对方回答自己的问题。
江采儿有些心虚,这毕竟是他的地盘,于是,呐呐道:“我,我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喝酒,所以,就到这里来了!”说着,她笨拙地扬了扬手中的竹筒。
柏原羲几不可察地抬了抬眉,暗想她这异于寻常女子的个性还是一点儿没变,他原以为宫规至少会约束到她的,没想还是一副老样子。
“哦?你认为这儿是个喝酒的好地方?”他看似不太认同地问着,心里却忍不住胡思乱性,她为什么会到这儿来?只是因为这里没人,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我没有以为你在这儿的!”江采儿慌忙撇清关系,丝毫没有透露出她原本希冀见到他的怪异心情。
这么说完之后,又觉得似乎不妥,好像说了就应该马上回避似的,于是又赶紧岔开话题:“你当初走的时候,竟然都不打声招呼,太不够意思了!”
柏原羲微微一愣,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尴尬的惊喜,稍纵即逝,他低头坐下,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攥着杯子,淡淡道:“当时北林有事,所以回去急了些!这次过来,是因为苏太医写信说研制出了良药。”
盈盈的烛光折进在杯中,而他修长的手指轻轻转动着水杯,江采儿站在这个角度,整好看见荧火掺着水光,倒映在他黑亮的眸里,一漾一漾的。
采儿有片刻的失神。
好几个月不见,他似乎成熟了一些,仿佛用“少年”一词不太恰当了,尽管他仍是像清风明月一般的温润清净。不同的是,眉宇间多了一些风雨削刻的硬朗。
更不用说,此刻的烛光,把他的脸投映得愈发立体,刀削斧刻一般的俊美如神。
这个角度真是要害死人。
采儿赶紧走到竹桌旁坐下,把竹筒里的酒倒进茶杯里,堪堪盛了一茶杯,就没了。
采儿摇了摇竹筒,空的,顿时大囧,就这么点儿?子据搞什么鬼?
她来人家家里喝酒,总不可能不给人家分吧!
采儿有点儿为难,不太情愿地把杯子推给他,说:“可能漏掉了一些,要不,给你喝吧!我不喝了!”
柏原羲斜睨了她一眼,似乎没什么兴趣,但下一刻,居然学着她不情不愿的语气,说:“不用了,要不,都不要喝了!”
江采儿没好气地嘟了嘟嘴,抬起杯子,喝了一口,却,好像没什么味道;呃,再喝了一小口,还是没什么味道。
这酒之前明明有清香的,现在不仅没了香味,还没什么味道,这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