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2/4 页)
怎么做才是对的。呃,也不能这么说,两种选择都是对的,只是遇到的困难,与达成的时间,会有所不同,但没有去做,谁又能知道哪种会更省时省力呢?”
看到向阳这么说,贺琅心里舒服了一些,只要她不是反对他的就行。
“但是我有预见能力啊,我预见到成贼会成为大燕的心腹大患,比申奴还要危险,所以我要趁着成贼还没有那么强大,先把成贼给打灭了,免得后患无穷。”贺琅说出了更有力的理由。
向阳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你预见到未来了啊,来,和我说一说,你具体预见到了什么?”
向阳兴致勃勃。
贺琅下巴微抬:“给我添些茶,让我润润嗓。”
向阳殷勤地倒茶捧杯:“太子殿下请喝茶。”
贺琅被她逗笑,接过茶喝了一口:“好,你且听我慢慢道来。”
贺琅缓缓的把义成王的壮大史说了一番,义成王原本只是一个驿卒,能骑马能弯弓,嘉和帝登基第一年,他揭竿而起,成了一方反贼。
其实庆平帝在位期间,大燕各地的匪患就多起来了,到了嘉和帝登基之后,有些匪患就公然举旗造反了,义成王原本并不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也不是第一个公然造反的,但是他不仅熬过了初期的清剿,还慢慢的壮大了,短短五年,义成王就号称旗下有兵马十万众了,虽然这十万中,一大半是乌合之众,但是这数量也足够惊人了。
发现义成王的势力壮大的太快,大燕就加大了对义成王的打击清剿,但是不知怎地,义成王最终并没有被清剿,反而割据为王了。
对于其中的过程,贺琅虽然贵为太子,但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大概的发展轨迹,因为那时候他还未重生,根本不会去关注这些,而他重生后,又一直被困在宫闱之中,好不容易在向阳的“闹妖风”“闹冤鬼”的帮助下建立了辅兵营,有了私邸,能出宫了,但他还是没有办法接触到军事这一方面,而且他手底下也无人可用,所以消息还是闭塞的,等到他初掌权柄,以往的事早就淹没在故纸堆中了。
所以,如今除非有一个亲历其中的当事人来与贺琅说清原委,不然仅凭着地方驻军呈上来的卷宗,而且这些卷宗的可疑度还很高,贺琅怎么能够弄清楚当中的真实原委呢?
谁知道是不是因为地方驻军养寇自重而引发的势大难制呢?
当义成王真正做到割据为王,把西北之地掌控在他的手中后,大燕朝廷才赫然发现,义成王已经自成一隅,不再是寻常反贼了。
嘉和帝在惊怒之下,砍了剑北道原主帅的脑袋,派出了兵部推荐的叶奉超,并允许剑北道驻军自主扩军,嘉和帝对叶奉超期望很大,让他一定要尽快打灭成贼,夺回国土。
可惜,叶奉超完全就是一个草包,他完全辜负了嘉和帝的期望,把剑北道军营搞得乌烟瘴气,他任人唯亲、贪没兵饷,后来甚至还插手地方事务,让丁春海头大如斗。
好在贺琅初掌权柄之后,马上就把叶奉超给撤了下来,并把丁春海推了上去,让他兼任总督一职,同时大力支援剑北道,派出了单壮和辅兵营,还送去了米粮和兵饷,极大的安抚了剑北道的军心、民心,没让剑北道成为一团乱局。
但是,再积极的补救也无法立即挽回已经败坏的局面,义成王的地盘已经成为了大燕版图中的国中之国,已经成为了大燕内部的一颗毒瘤。
这次义成王能组织起二十万的大军,对剑北道发起总攻,让剑北道军情告急,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二十万大军不是凑人头的乌合之众,而是真正能打战的兵。
这个事实就很令人惊恐了,要养兵,就意味着要有大量的武器、粮草、马匹、男丁,缺一不可,对比一下贺琅,贺琅还是大燕太子呢,他直接掌控的辅兵营能有多少人?
派去剑北道的单壮和兵卒,派去庸宁道的林楼、肖甲三和兵卒,留在辅兵营本部的兵卒,三方合起来也达不到两万!
所以两厢一对比,就知道义成王在西北之地的号召力和控制力了,他真的是一地之王,可以大肆征兵、养兵,而且西北的百姓们会服从他,不会反抗他。
贺琅从剑北道急报的只字片语中,甚至还能猜测出这二十万军队的战斗力,就算这二十万中只有一半是正兵,也足够攻破剑北道了,因为剑北道的正兵还不足十万数,这是无法抹掉的战力差距。
“原来情况已经这么危急了啊。”向阳觉得自己还是想的太少,也太浅了,“既然如此,要不我先去西北那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