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在乔初宁怀里扭着,惹得乔初宁嫌弃不已,干脆不撸虎了。这时候听着她爹拿她当挡箭牌,也不说话,只笑嘻嘻地看着她爹演戏。
乔子谦乔子文只是噙着笑,也不偏帮自家亲爹,就看着乔建安在何氏面前卖乖。
被自己三个孩子看戏是什么感受,乔建安很心酸,见没人帮他,只好拉着何氏坐下来,也不避讳着几个小孩,解释道:“娘子,别看那三百五十两银子多,但要用来供孩子上学堂,这可真不够花,送子礼到镇上学堂,镇上离家里远,子礼是定要吃住在先生家里的,每个月的束脩就要九钱,再加上一些礼节要送的,实际上每月都要有一两银才能勉强过得去,而且书本笔墨还要家里买。”
正文 第三十一章汇源识字?!
顿了顿,乔建安抹了把脸,脸上的神情也带上了难过,“家里的情况娘子也知道,爹娘住的茅屋,每到下雨天都要漏水,现在有了这钱,我和大哥二哥都想着给爹娘盖个新的泥砖屋子,爹娘操劳了一辈子,有了这笔钱,都想着先送孩子去上学,可是孝为大,我们不同意,更何况供着几个孩子家里会更困难,而每家一个孩子去读,却也苦了子水,他都十二岁了,断没有比他小的弟弟上学堂,他却要待在家里的,但按着岁数来,爹娘大哥大嫂又觉着对不起我们。”
被亲爹说的掏心话煽了情,乔初宁爬上乔建安的膝盖,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乔建安顺势蹭了蹭女儿的额头,乔初宁更担心了,傻爹虽然傻,不过好歹是一片赤诚之心,大伯大伯母平日待她好,大堂哥待她也很好,所以谁去读没什么啦,真的!
在乔初宁没看见的角度,乔建安朝何氏眨了眨眼,满是骄傲,惹得何氏不由得笑出声来,真是,她家相公比她的小闺女还要幼稚,望着一脸担心地用小手轻拍安慰着她家相公的小闺女,何氏什么气也消了,只是,她家相公怎么当人爹的?
“爹,我和弟弟不去上学也没什么的。”乔子谦还是个小孩,见他爹抱着妹妹的样子,忙慌道。
乔子文赶紧跟着点头,补了一句:“而且子礼哥回家了也可以教我们认字的。”这个还真是扎心了,就乔初宁偷听到的消息来说,这个“教”真的是几率很小,倒不是说乔子礼不教他们,而是大概没什么时间回家教他们,顶多就是每个月放假三天回家教弟弟妹妹识几个字罢了,所以说,还是每个人都送去学堂最保险了,毕竟人家读书人自己读书时间都不够了,哪里来的时间教你?
“好小子!爹没白教你们。”乔建安适时地夸了夸两个儿子,又不忘教育道,“你们两个也别怪爷爷和爹娘,虽然说起来家里这笔钱是小妹炒菜的方法得来的,但我们是一家人,不分你我,家里最重要的是和睦喜乐,没得为了读书而心生不满,总该会轮到你们,是你们的就是你们的。”
乔初宁挺欣赏她爹教育孩子的方法,典型的一个锤子加一个甜枣,看着被说得服服帖帖的两位哥哥,也跟着点了点头,一家人在小屋子里亲亲热热,气氛温馨和乐。
乔家的日常少了个乔子礼,日子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但乔初宁的日常却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改变着,等到她反应过来,她才发现,她居然跟一个和尚打成了一片,说得准确点,她和汇源成了忘年交!
意识到这个事实时,乔初宁心里纠结了会儿便又如常地抱着小乖蹭到汇源身边,道:“汇源,今天继续给我说说你到处周游的趣事吧。”
乔初宁现在的日常是一大半时间来专门听汇源说趣事,每日不能少的撸毛,吃吃喝喝以及在长辈面前撒娇卖乖,日子平平淡淡,围绕着乔家的院子展开着。
“哈哈,小宁今天也是精神满满的。”汇源丝毫不介意乔初宁私底下直呼其名,得了这么个小朋友作伴,汇源每日都过得欢乐许多。
“嗯,让老和尚想想,这是在青州遇到的事……”
汇源说故事总能引人入胜,乔初宁每次都能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乔家众小孩都会过来听一耳朵,这些新鲜事可不是人人都能听到的,许多人一辈子就只能在一个村子里到老死,乔初宁的梦想是世界啊!这时候了解多点知识,说不得以后能用上呢。
直到乔老太太叫开晌午饭,乔初宁才意犹未尽地站起来,啧啧,这个时代还是能找到很多乐子的嘛,果然出去闯荡过一番的人就是不一样……咦?她是不是忘了什么来着?闯荡,读书人,和尚……
啊!难道汇源老和尚识字?!乔初宁猛地仰头瞪大双眼看着汇源,震惊中带着某种期待问:“汇源,你是不是识字啊?”识字的吧?不然怎么看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