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1/4 页)
“虽说按理是要到年底才能结账,但苏姑娘毕竟与其余人不同,便由我做主,先行付一笔稿费,剩余的年底再一次结,您说如何?”
对于苏清漪来说,这当然再好不过,毕竟就算苏燮好了,苏家依然穷的响叮当,缺钱缺的厉害。所以哪怕看出来谢谨是在故意送人情,她也还是答应了。
见她答应,谢谨也放松了许多,他笑着对苏清漪道:“往后就由叶老专门负责苏姑娘的话本,您若是有什么要求,也尽可以对叶老讲。”
他这话听着怎么像是交接一般,苏清漪狐疑道:“谢公子难道往后不再经营书坊了吗?”
谢谨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不小心漏了口风,他连忙遮掩过去:“那倒不是,只是叶老毕竟才是专门的奉书,我这点班门弄斧的把戏,就不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他说完,叶奉书便从他身后走出来,朝苏清漪拱了拱手。
苏清漪回了礼,虽然心里仍有些嘀咕,但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
谢谨却出了一头冷汗,也不再废话,而是将位置交给了叶奉书。
叶奉书是文昱书坊资历最老身份最高的奉书,文昱书坊这些年能一直占据临江城第一书坊的名头,他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苏清漪与他的交流模式更像是从前和责编一样,这种熟悉感让她十分自在。
叶奉书对于话本现状的见解也让苏清漪耳目一新。
她本以为在古代,写话本的人地位很低,大多数读书人都不屑于写,但其实大夏朝在版权方面有严格的立法,又因为版税低廉,以至于出版业十分兴盛。在江东一带大大小小的书坊不计其数,竞争也十分激烈,润笔费高昂,以至于一些囊中羞涩的官员也偷偷用笔名写话本,以此来补贴家用。
有了这样的背景,所以江东一带话本十分流行,写得好的话本会被书坊争着抢着印刷,作者也会被人追捧,甚至于璇玑先生这样的人物,还会被不少士子所推崇。
如今颜亭书这个名字一炮而红,不管她后续写什么,都会有人买账,若是她下一本依然能够维持同样的水准,便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璇玑先生。
叶奉书建议她趁着《镜中美人》的热度,再写一本类似的话本。
苏清漪却摇摇头:“我想换个题材。”
叶奉书劝说了一通,见她意志坚定,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毕竟如今是卖方市场,若是他们不接,多得是人哭着喊着给她出。
叶奉书无奈道:“那苏姑娘想写什么?”
苏清漪笑了笑。
“修仙。”
第28章
相比较先前的《镜中美人》这类的武侠小说; 修仙算得上是时下的热门题材了。因为道家思想盛行,得道修仙一直是古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也是经久不衰的题材。
文人运用超高的想象力,在笔下描绘出或瑰丽宏大或光怪陆离的世界; 有的则直接从道家典籍或是史书中寻找灵感。比如志怪小说、神怪小说。
在苏清漪的时代; 明朝中后期出版业高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小说; 比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又被鲁迅归类为“神魔小说”; 已然成为了一个单独的类别。
但此时,尚未有人将此分门别类,所以当苏清漪说出“修仙”二字的时候; 叶奉书先是一愣; 随即就反应过来; 十分感兴趣道:“苏姑娘能否详细说一下?”
苏清漪摇摇头:“具体的故事我还需要再想想,到时候我来书坊找您吧; ”
叶奉书有些失望,郑重道:“那老朽便恭候先生大驾。”
叶奉书走后; 苏清漪回到自己的房间。
书桌上摆着一些散乱的纸张; 一旁还有一块简易的黑板; 这是苏清漪特意找李木匠给做的。
她从前的房间里有一块白板,专门用来构思新文; 她会将激发自己灵感的词汇或者片段都写在板子上; 以此作为锚点; 一旦卡文或者陷入迷茫的时候,她就会看看这块白板,找回自己的初心。
如今条件不够,只能用自制的黑板和粉笔代替。
如今黑板上写着修仙两个字,旁边则是现实和奇幻,这是三个怎么看怎么不搭嘎的词,却正是苏清漪下一本写作的初心。
或许每一个作者都有写玄幻的梦想,苏清漪也有过,事实上她卖的最好的几本书中就有一本是玄幻。在她看来,写玄幻的初衷其实就是四个字“逆天改命”,也许没有什么比玄幻更适合作为这四个字的载体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