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页)
大姑也实在不像话,自己不管好儿子,在外胡说八道,咱们两家可从来没有结亲的意思,之前大姑想将你许给孙大郎,可爹是明确拒绝了的,谁承想这孙二郎竟然在外面胡咧咧,大姑还好意思来咱家让咱们家给出头,我呸。不行我得去告诉爹。”
商氏风风火火的出门去找苏老汉,念悠也没拦着,总得让她爹彻底知道大姑一家是什么人不是。这亲戚间总要认清楚人品,若是只是口舌不好她尚可以原谅,人品不好拿就不能原谅了。像苏二婶一家,念悠就没觉得怎么样,因为她知道苏二婶就是嘴巴坏,虽然做事有些不好,但二叔还是不错的。但苏大姑一家就不是了,这一家是从根上坏了。
没一会儿苏老汉也来了,将事情又问了一遍,这下直接气急了,“明天我就去你大姑那里,净胡说八道。”
只是还没等苏老汉去苏大姑家,孙大郎就带着礼来了苏家,一进门便给苏老汉跪下磕了三个头,“大舅,昨天我娘过来的事您就当没看见得了,昨日我去请大夫,一不留神就让我娘跑了出来。还有二郎在外胡说八道的事情,我替他跟您和念悠妹妹道个歉,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别和他一般见识了。昨日二郎也被人打的不轻,您就消了气吧。”
苏老汉忍着闷气将孙大郎拉起来,“你是个好孩子,但是几个弟弟也不能不管,眼瞅着都大了,可不能再胡作非为了。”
孙大郎一个劲的点头称是,看起来诚恳极了。
当初苏大姑想将念悠许配给孙大郎,后来还是苏念悠跟他提了一句自己知道孙大郎和翠花的事情,孙大郎才着急忙慌的拉着苏大姑走了。
而孙大郎来苏家的一贯形象是中规中矩老老实实,比几个弟弟强了不知多少倍。苏老汉也不只一次说过孙家就孙大郎最为懂礼,可念悠却明白,这孙大郎才是得了苏大姑的真传,甚至青出于蓝。孙大郎懂得做表面功夫,而他的几个弟弟可能年纪小的原因或者其他的,都不如孙大郎心眼儿多。
就像此刻,孙大郎话里话外都在指责是苏家找地痞流氓打了孙二郎,也在说既然你们已经打了人就别再怪罪了。
可苏老汉年纪大了,哪里知道这些弯弯绕绕,而且孙二郎挨打也不是他找人打的,所以对于孙大郎的话里话外透露的意思是没听明白的,而是真的站在大舅的身份上给他建议。
孙大郎有些郁闷,接着低着头抹泪,“我娘因为二郎的事儿现在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那打人的地痞我们也对付不了,我娘着急才来找大舅的,可我也知道,大舅家也是普通农户,哪里斗得过他们啊。算了,我们认栽就是了。”
苏老汉被他说的有些心软,唉声叹气的劝说了一通。
临了孙大郎支支吾吾道:“大舅,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您看。。。。。能不能。。。。”
苏老汉秒懂了他的意思,对商氏道:“他大嫂,给大郎拿五两银子来。”
商氏似乎也看出孙大郎的想法来了,倒也不是心疼这五两银子,只是对苏大姑他们一家的印象实在不怎么好。商氏取了五两银子给孙大郎,孙大郎尴尬的站着还不想走,苏老汉抬头,惊讶问道,“不赶紧回去给二郎抓药?”
孙大郎咬牙道:“大舅,能不能多给点。。。。年后我想送四郎和五郎去学堂上学。。。还有我想自己做点小买卖。。。。。”
这是嫌少啊。
苏老汉有些不悦,但还是问道:“那你想要多少?”
孙大郎以为有戏眼睛一亮,“二百两。”
“二百两?”苏老汉被自己外甥惊呆了,虽然二百两银子在他家现在也能拿出来,甚至不是困难的事,但是这钱却是儿子女儿辛辛苦苦赚来的,这外甥张口就来,当苏家欠他们的吗?
再者说这孙二郎到底为何被打,他们孙家心里明白,这会儿倒上门来找他们要钱了。是当他们家是冤大头是傻子不成?
孙大郎见苏老汉惊讶,心里咯噔一下,难道二百两太多了?也不多啊,对苏家来说就是九牛一毛啊。
苏老汉从他的表情里便知道了他的想法气的直颤抖,他本来不想将话说明白的,现在看来不说明白不行了,“大郎,二郎在外究竟说了啥被人打了?”
孙大郎支支吾吾道:“也没说啥,就是和人拌嘴而已。小孩子家的能说出啥话来,那些地痞欺负弱小,可怜我家二郎。。。。。”
“哼,”见孙大郎如此说话,苏老汉当即问道,“那我听说他在外败坏我家念悠的名声又是怎么回事?”
苏老汉疼闺女全村人都知道,可孙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