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页)
,鼓鼓的一团,方知行忍不住手痒,在上面揉了揉。
“。。。。。。”
吃完饭,韩念念主动帮忙刷碗筷,方婆婆看在眼里不是一般的满意,笑眯眯对她道,“丫头,这两天我要回老家看看,小行自个在家,我不放心,你帮我照看照看他。”
“婆婆您老家在哪儿?去多久呀?”
“老家在衡阳,多少年没回去啦,老嫂子写信来说我老哥哥身体快不行了,我回去看看他们,估计要在那边住个把月。”
早年战乱,方婆婆爱国心切,毅然背井离乡加入救国浪潮中,后来结识方大兴的东家,两人在战乱中结成连理,战乱停歇之后就一直带孙子居住在岳岭,坚守着老伴留下来的东西。
方婆婆已经年过六旬,方知行到底不放心她一个人去衡阳,托关系买了两张卧铺,要把方婆婆送去舅姥爷家。
衡阳距岳岭约莫五六百公里,乘火车一来一回差不多两天。
周五夜里八点二十的火车,韩念念去火车站送他们。
“我不让小行送,小行非要去,哎呀,早年我哪儿没去过,哪里会有事。”方婆婆虽然絮絮叨叨说她孙子,但脸上却一直挂着笑。
“您都说是早年了,现在可不比早年。”韩念念笑道,“方书记是担心您一个人,怕您出岔子。”
“丫头,你快回吧,外头天都黑了,我让小行送你回去。”方婆婆不放心道,“大姑娘一个人走夜路不安全。”
“没事婆婆,外头有路灯呢,我送你们上火车再回。”
“走吧,我先送你回去。”方知行已经从等候椅上起了身,“送完你再回来也不迟。”
既然这样,韩念念也不再推辞,起身跟方婆婆挥手告别。火车站离韩念念住的地方不算太远,二十分钟就能到。两人挽着胳膊不紧不慢往回走。
送到小巷口,韩念念晃了晃他胳膊,“方书记,快回吧,别让婆婆等急了。”
“嗯,那我回了。”方知行叮嘱,“晚上睡觉插好门窗。”
韩念念哎了一声,挥挥手,“走吧走吧,我会想你的。”
方知行非但没挪步子,还把她带到了巷子里,避着路灯的地方,在韩念念没反应过来之际,低头在她嘴唇上亲了一下,不满足,又贴着咬了一口。
“火车,要赶火车!”韩念念气喘吁吁提醒。
“我跑过去。”方知行也气息不稳。
哐当!不知谁家搁在外面的铁锹倒了,惊得两人忙分开,韩念念推他,“快去赶火车。”
“我后天就能回来。”
等方知行背影远了,韩念念才晕晕乎乎回家,反手插上大门,洗漱之后不急着歇下,明早还有事要干。
月初,花花绿绿的票据刚拿到手,大家手里富裕,花的也大方,不像到月末手里拮据了,无论买啥都要琢磨半天。
摸透这种现象,韩念念想干啥坏事时只会在月初,空间里的东西都捣腾出来,挑出能卖的简单改装,转天天不亮围巾裹住脑袋,穿梭于市内各个黑市蹲点。
“大娘,化纤布料要不?”
“海魂衫?”
“哟,这是啥布料,瞧着稀奇。”
。。。。。。
天将亮时,韩念念立马收工回去,炉子上咕咕熬着小米粥,一时半会不能熬熟。进屋把早晨的战果全部掏出来,多了二十张工业劵,两尺有余的布票。
布票先存起来不用,加上方知行给她的二十多张工业劵,还有她的,将近五十张,差不多就能买辆自行车了。
吃完早饭去上班,途径邮局时拐进去,韩念念得要给陈卫东拍个电报,让他抽时间来城里。
“哟,大妹子,好长时间没瞧见你过来了!”孙大军招呼她。
韩念念笑道,“可我天天见到你家小何,春风满面的,看来小孙哥是个会疼媳妇的人啊!”
孙大军乐呵呵自挠头,媳妇可人,招人疼,他不疼自个媳妇难不成还留给别人疼去。
今天给韩念念拍电报的是关晓荷,跟方书记相过亲的姑娘。
韩念念把写好的电报单子递给关晓荷,想跟她寒暄两句,哪知对方拉长着脸,说话的语气也不怎么好,韩念念略微想想也就明白了,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事她干不出来,歇了跟她说话的心思。
等拍完电报,韩念念出邮局之后,关晓荷才低声骂了一句脏话。
孙大军离她近,听得清楚,不大赞同道,“关晓荷同志,干啥骂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