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1/4 页)
。许多人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他们害怕一旦证明自己错了会有伤自尊心。我们应该将自尊心用于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与自己作对,方法就是说服自己相信这一道理:大人物和名人还犯错而且承认错误呢。害怕承认自己错误的恰恰都是小人物(当然,这一点对于女性同样适用)。
通过排除过程取得成功——我非常喜欢读亚瑟·柯南·道尔描写伟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英勇业绩的传奇故事。福尔摩斯的可靠助手沃森先生,是一个有许多鲜明优点但想象力却少得可怜的人。当福尔摩斯“消失在沃森先生的想象力中”,然后又带着最难破译的案件的解决方案出现时,沃森总是不明就里、大为惊奇。福尔摩斯会通过自己的想象,进入一个充满学究气但却总是刨根问底的排除过程,通过排除最终得到一个方案,也就是说没有把最佳结论排除。之后,这一结论便成为他侦破的靶子,他会动用自身自动成功机制的所有力量去挖掘线索、搜集与这一结论相吻合的事实和证据,也就是说一步步向靶子逼近。而平庸的侦探则会始终陷在由大量困难、混乱状态甚至相互矛盾的证据组成的泥潭里,从而动用自己的自动失败机制而不是自动成功机制。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福尔摩斯乐于出错,当事实证明他的第一次尝试和推断结果与想象相去甚远时,他不会由于窘迫或丢脸而崩溃,不会由于灰心丧气而心烦意乱,也不会知难而退,将自己封闭起来。他只是对自己的错误一笑置之,很快又重新集中精力,向着最终目标摸索前进。
托马斯·爱迪生的妻子曾经说:“爱迪生先生总是无休止地运用排除法,努力解决某个问题。如果有人问他是否会因为多次尝试徒劳无功而泄气,他会说,‘不,我不会泄气,因为每抛弃一种错误的尝试,就让我又向前迈了一步。”’
如果结果预先注定、必然发生,那么就没有人参加比赛,也没有成千上万的观众打开电视机观看比赛。
我们应该学会包容比赛的暂时不确定性,同时始终与选择的目标保持关联,并相信自己总能实现那高于一切的目标,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和坎坷。
请放心,你的过失错不在你,这样一来,你就能坦率地承认它们,利用从它们当中能找到的一切可用的反馈信息,调整前进路线,持续向前。
怨恨
自动失败机制为失败寻找替罪羊或借口时,往往会拿出社会、制度、生活、机会、运气、老板、配偶甚至顾客当幌子!被自动失败机制牢牢支配的人,总是对别人的成功和幸福心存反感,因为这证明生活亏待了他们,证明他们受到了不公正对待。怨恨是一种尝试,企图通过将我们的失败解释成不公正待遇、失去了公平,从而让自己心安理得。但是,作为失败的一副安慰剂,怨恨是一种比疾病本身更糟糕的疗法。它对人的心灵有致死性的剧毒,使你不可能得到幸福,而且会消耗你的巨大能量,而这些能量本来应该用于追求成功。
常常有人在我开业时来办公室找我,要求对他们脸上某些无关紧要的缺陷(其实是被他们的想象放大了)进行手术矫正,这时我会与他们交谈,并引导他们认清一点:他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之所以看到让自己讨厌的东西,其实并非由于那是现实的反映,而是由于他们内心掩藏的、对生活和环境中每个人的怨恨。
怨恨是一条通往失败的道路——怨恨也是一种使我们觉得自己有地位的途径。许多人能从“我错了又怎样”的感觉中得到一种荒谬的满足感。从道义上看,作为不公正社会的受害者,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总觉得自己比那些造成不公正的人更优越。
怨恨也是一种尝试,企图消除或杜绝某个已经发生的错误或不公正待遇(这种错误或不公正待遇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臆想的)。可以说,怨恨者总想在人生的法庭上“为某个案子作证”。如果他怨恨的情绪足够强烈,以至于能“证明”不公正是真实的,某种神奇的过程就会让他得到回报:使引发怨恨的事态和环境“不再那样”。从这个意义上讲,怨恨是对已经发生的事进行心理上的抵抗或者不接受。怨恨(resentment)这个词本身源于两个拉丁语单词的结合:re的意思是向后,sentire的意思是情感。怨恨是从情感上对过去发生的某些事情进行重复和清算。不过,你达不到清算的目的,因为你在试着做不可能完成的事——改变过去。
怨恨制造自卑的自我意象——即便真的以不公正和错误为基础产生,怨恨也不是通往胜利的大道。怨恨很快便能变成一种情绪习惯。如果习惯性地觉得自己是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