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1/4 页)
她似乎想扬起手打个招呼,可手只轻轻一动就放下,略站了一会儿,转身走进了屋里。
许久,静渊对小蛮腰道:“回去吧。”
正文 第八十三章 情丝尽断(4)
终于得到至慧的消息,李家钰部率军直机关驻守重镇长治,这是好不容易争取得来的一个机会,战士们均抖擞精神,终于可以对阵抗敌。不过,北地寒冬,千里冰封,川军久居山温水暖之蜀地,多不习北方严寒,处境极为艰苦。
孟家的女眷们知晓后,暗自心疼垂泪,善存却道:“男儿到了报国时,别说挨饿受冻,即便马革裹尸,又有何憾?”话虽这么说,他自己的眼圈儿却也红了。
香雪堂最后一批账目和物品财产要搬到平安寨,必须亲自检视一番,次日清晨,七七让随身丫鬟小凤陪着,前往了盐店街,因文昌没有断奶离不得母亲,七七走到哪里都要把他带着,也只得把他也抱了一同前去。
怕盐店街上拥挤,车停在了平桥码头,七七看到了杨霈林,正和宝川号一个管事守着一辆货船转货,看到台阶旁靠着的一辆破旧自行车,七七不由得微笑。杨霈林转眼间也见到她,顿了一顿,也微笑着走过来,打了个招呼,见小凤吃力地将文昌的小摇椅从车里搬下,弯下身就要帮忙。七七忙谢绝:“司机一会儿会搬的,不劳烦杨先生了。您忙您的。”
杨霈林瞧了瞧在她怀中熟睡的文昌,微笑道:“这毛毛很镇定呢。”
武汉那边把小婴儿叫毛毛,七七不懂,睁大一双澄澈的眼睛看着他。杨霈林会意,忙道:“就是小娃娃的意思。”
七七很高兴,笑道:“不管多吵,白天他怎么都睡得熟,就晚上爱闹人折腾他娘亲。”
“被他折腾,你也很高兴吧?”他凝视着这张洋溢一个母亲幸福和荣耀的脸庞。
七七笑着点了点头,忽见到河堤上的山崖中间开凿出的一个小小洞口,有条极窄的小径从下面通上去,七七咦了一声,奇道:“这便是那防空洞?看起来倒像老鼠洞一般,这么小,能容得下多少人?”
杨霈林回头看了一眼,道:“街上差不多都清空了,听着崔管事说,连他们宝川号都搬空了,应该没有多少人。这个洞虽然小,但因为是在悬崖中间,倒还算安全,应个急还是管用的。”又道,“林太太是回来和林东家会合的吗?”
七七给文昌把襁褓紧了紧,道:“不是,我是到香雪堂点我的账去,那边只剩最后要搬的东西了。”
杨霈林没有想到他们夫妻至今没有和好,倒是有些意外,也不好多说什么,便道:“那不耽误你了,我也去看我的货去,这是从汉口新来的,从平桥转了直接走公路运到平安寨去,指不定以后也没有了,武汉那边已经开打了。”
“那杨先生再见。”七七告辞,嘱咐小凤一会儿和司机把摇椅送到香雪堂去,自己抱着孩子,先一步沿着斜坡往上走。
确实如杨霈林所说,盐店街上的盐号已经搬得差不多了,平日热闹非凡的一条街,显出一丝让人不安的清冷。
这一天,是民国二十七年一月七日,七七抱着文昌站在这条她爱极恨极的街上,突然想起小时候由父亲带着去紫云山,看着一个养蜂人,正在石头上倾倒着废弃的蜂房,明明问到了蜜香,明明还看到有蜜蜂从中飞出,震得连空气都在嗡嗡响,可养蜂人却说:“废了,里头空了,啥子也没有了。”
盐店街此时在她的眼中,就是这么一个蜂房。
街道最里头是六福堂和玉澜堂,远远看去,也有板车、汽车停在外头,七七想,那家人要搬的,估计也差不多了吧。
进了香雪堂,古掌柜见七七来,喜道:“东家奶奶快些看吧,如今大家都走了,我守着这堆账,心里猫抓似的着急。”
七七笑道:“急什么?我这不是来了。”
小凤和司机一会儿也来了,七七把文昌放进摇椅,接过古掌柜递来的册子,一面看,一面低头检视堆着的两摞账簿。
门外响起了车声,像是又有哪家在运东西,七七并未抬头,却听古掌柜道:“那边玉澜堂也在搬。”见她没有应声,又补上一句,“林东家在平安寨买了个宅子,听戚掌柜说,前些日子刚安置好,估计这两天玉澜堂的老太太就要搬到那里去了吧。”
七七这才问:“林夫人身体怎么样?可好些了?”
古掌柜道:“能走路了,初一那天早上,看到那边的二奶奶和一个小丫头扶着她在路上走,想是去进香呢,瞧那精神头倒还好。”
七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