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我方炮兵部队的大炮怒吼起来,敌人的山头上响起了滚滚不断的爆炸声。但是炮兵部队最多只能打百十发炮弹,就会停止。主要原因是弹药不足。
山脚下的尖刀连等炮火过后,向山上进攻,以吸引敌人的火力和暴露敌人更多的火力点。一二三四营也紧跟着攻上来。他们根据尖刀连诱出的敌人的火力点,分别定位进行进攻。
现在是枪大作。喊杀声铺天盖地。
张拓朴举起望远镜观看,轻烟袅袅的山头上,几乎是我方的部队的人影在冲冲杀杀。很多敌人已经被青浓烟子熏得要死不活,失去了战斗力,有的跪着,有的高举双手表示投降。只有那些还没有被炮火炸坏的碉堡里的敌人在顽抗。
尖刀连的战士们不断地传递着炸药包,将敌人的碉堡一座座炸毁。
这一仗,我方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敌人在山头上的三个营的兵力,全部被消灭。功劳,刘森一功不可没。
第二章(四)
四
风荷峡的战斗,当得知刘高飞所部在风荷峡没有布一兵一卒、而把兵力布进了荷花田池时,刘森一一方面叹服刘高飞的用兵之心计,刘高飞深知要想阻挡北伐军北进,是鸡蛋碰石头,就算借风峡荷天险阻击北伐军,也只能逞一时之能,北伐军会源源不断输以炮火,最终会拿下这个天然屏障。所以,他不愿意作无谓的牺牲,让他的部队亮在天然屏障上受北伐军不惜代价的炮火吞噬。他选择了兵伏荷花田池。
刘森一另一方面佩服刘高飞用兵之良苦。他不愿意在风荷塘镇上跟北伐军进行枪林弹雨的战斗,以免伤及无辜百姓。风荷塘镇是北伐军北进途中到目前为止免遭战火之乱的唯一城镇。十多万人的镇上无一人因害怕而逃乱,无一人受到战火的伤害,无一砖一瓦受到战火的毁损。这个刘高飞,看来比共产党员的境界不得差啊!
刘森一第三方面诚服刘高飞的诱敌作战之计。他害怕张拓朴不愿意跟他在荷花田池打擂台,就单枪匹马立于风荷塘镇的街面,跟张拓朴面对面挑战,还弄了个什么掷石头的铁匠来保护他的安全。刘森一因为没有亲眼见到张拓朴的步枪是不是仲磊石的掷出的石头砸断,他很怀疑,哪有这样神奇功夫的人 ?'…87book'
刘森一本想建议,刘高飞已经布兵荷花田池,我们不能进去跟他们打,他们是暗处,并且熟知荷花田池的地理位置,进出打肯定会吃大亏。但是,由于张拓朴跟刘高飞过去在新军时期是上下级关系,两人比较了解,现在又把这场战斗变成了斗智斗勇的擂台赛,他也就取消了围而不打的建议。
胜利,当然还属于北伐军。战斗的到最后时,刘高飞也失算了一着,他本想用他战斗后所剩的一个半营包围北伐军三个营所残留的两个连,以此为条件逼迫张拓朴认输。至于后面是打还是不打,怎么打,可以再重新摆兵布阵,也许,他会悄悄撤走。但是,刘高飞没有想到,张拓朴此时听说他的三个营只剩下两个连时,他是气红了眼睛,不是打红眼睛,竟然命令炮火把敌方我方一锅煮。刘高飞这一失算,胜仗变成了败仗,成了孤家寡人。
当然,张拓朴也不是完全无视他的两个连的战士的生命,炮火的方位、座标还是尽可能避开打到他的两个连,但并不是那么精确罢了。
这一仗,是以多的牺牲,歼灭较少的敌人,赢得全面胜利。至于刘高飞是不是还有四个营未动,反正他是一个人离开风荷塘镇的,只能说他被打成了光杆团长。
刘森一对此役的经验教训不敢妄加评断,因为军部不仅进行了表彰,还破格升东线七团为东线七师。
但他心里非常恼火,他没有想到,吴侗生破格被升为了东线七团的团长,取代张拓朴的位置。这也并不十分重要,他恼火的是,吴侗生是这支部队唯恐一的共产党员,军部怎么把赤化分子升为团长呢?刘森一任何时候,都视共产党的人为大敌,他绝不愿意跟共产党当助手,受共产党的领导。
因此,当他得知吴侗生升长为团长后,他到师部找张拓朴,要求调到其他的部队去,不愿意跟吴侗生配班子。
张拓朴对共产党的认识是各有一半,觉得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都非常好,但是共产党不能成为中国军事力量的主导,只能是在国民党的领导下的一只软党组织,是不能拥有独立的军队组织,但可以为国民党军队任用。如果是这种格局,他不排挤共产党,他希望有共产党参加其中,有很好多办法,共产党更能推举出来,而且,他认为共产党人更能打,在军阀混战,国难当头的年代,完全排挤共产党是不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