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4/4 页)
,从古至今,还从未有主上轻易饶恕造反的将领的,若主公真饶了他们,只怕日后,这些将领会更为变本加厉,到了那时,只怕一发不可收拾!”
张昭为百官之首,而他的意思,也代表了大部分臣工的意思。
对逼宫造反者,绝不可轻易饶恕,应当斩草除根,将怀有异心之人一网打尽才行!
孙仁看了杨林一眼,她虽未与杨林就此事商议过,但从刚才杨林所说听来,杨林之言,并非一时玩笑。
孙仁道:“众将可能是一时糊涂,被周瑜蒙蔽,这倒是情有可原,降了他们的军职,留军中所用,倒也是可行之法,不过周瑜,他为求目的,不惜恶意中伤于孤,此等乱臣贼子,孤也应当对他从轻发落?”
对杨林所说的意见,孙仁倒是颇为赞同的,只是对有关周瑜一事的处置上,孙仁却又犹豫,总不能将周瑜这名罪魁给放过了吧?
而杨林则道:“主公,当日管仲曾以弓箭射伤齐桓公,差点要了齐桓公的性命,可是齐桓公登位之后,却既往不咎,重用管仲,并拜管仲为父,自此君慈臣贤,才奠定了齐桓公春秋五霸的基业,主公何不效仿先贤,以德报怨,相信日后,必定会传为佳话!”
杨林以齐桓公的例子说话,孙仁的想法微微松动,而张昭等主张严惩周瑜的臣工,也全都缄口不言。
于是孙仁说道:“杨林,你所说的话甚好,与孤不谋而合。孤已决定,昨晚参与逼宫的士卒,皆从轻发落,由其所在部队负责管教,而参与逼供的诸位将领,尽皆降级留用。
而对于主谋者周瑜,念他对社稷有功,又是受人迷惑,才做出如此糊涂之事,着他在狱中进行悔改,若改过自新,孤便另有所用。”
孙仁既已下令,众臣便无人再有异议。
第四十六章瑜死
孙仁命杨林前往狱中探视周瑜,要对周瑜讲明自己的决定,让杨林劝说周瑜不再与自己为敌。
杨林能说会道,孙仁相信他一定会完成任务的!
不过杨林却并非一个人前往的,他还带上了自己的贴身丫鬟嫣儿。
虽只有短短数日,但嫣儿和周瑜有些瓜葛,所以原本嫣儿不愿意去的,可是杨林却执意让嫣儿前往,嫣儿推脱不过,只好随往。
嫣儿道:“杨大人,周将军可是最讨厌你的,恨不得将你碎尸万段,可是听杨大人在朝堂上力排众议,尽为周将军说好话,嫣儿可从不知道,杨大人原来对周将军如此心心相惜?”
杨林笑道:“对将死之人,何必落井下石?”
嫣儿感到疑惑不解,周瑜还好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