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页)
,曹操之所以攻打马腾不顺,是因为张鲁在肋部夹攻曹操,使曹操首尾难相顾,是以战争陷入焦灼,还有一点,那就是曹操对于东南方的东吴,依旧心有余悸,虽然曹操已和东吴签了和约,但曹操生性多疑,不肯信人,他才派强将领精兵用来防守东吴的进攻。
至于征兵,大概是曹操手底下的人的建议,曹操不过是按部就班而已,征兵的效果如何,只有到日后才能够知晓。”
刘备又问诸葛亮,道:“孔明,你怎么看?我军是否能够趁曹操空虚之际,出兵助马腾和张鲁?”
诸葛亮连忙摇头,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
刘备一怔,道:“孔明。何出此言?”
诸葛亮道:“当下蜀中初定,百废待兴,正是休养生息之机,若贸然兴兵,只怕前功尽弃,更有甚者,马腾和张鲁都是左右摇摆之徒,而曹操最憎恨者,非主公莫属,倘若我军对曹军用兵。曹操必会与马腾和张鲁休战,此两家没什么实力,若曹操肯许以承诺,不用兵相攻,此两家必定倒戈,到了那个时候,我方将会成为曹操的唯一目标!”
诸葛亮说得危言耸听,群臣们多是不同意的。
李严道:“诸葛先生,你所说的。未免有些胡思乱想了,今曹操已是众矢之的,天下群雄,又怎么会助他的?以我看来。诸葛先生自从得了西川之后,便开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了吧?”
“……”
李严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却并不反唇相讥。
刘备劝说道:“正方不必如此说。大家同殿为臣,虽有意见不同之时,但那也只是政见相左而已。众人都是为了蜀中的利益着想,因此不必记仇。”
在刘备的心目中,最希望的事情莫过于打败曹操,兴复汉室,因此,当曹操与马腾、张鲁陷入苦战的时候,刘备最先想到的,就是对曹操落井下石。
但是刘备自己也知道,当下西川初定,实在不是出兵北伐的最佳时机,再加上自己最为信任的军师诸葛亮也出言反对,于是刘备便打消了出兵的念头。
于是罢朝,群臣离去。
虽然主公听从了自己的建议,但是诸葛亮的心中却依旧不是滋味,其原因,倒不是李严对他的冷嘲热讽,而是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蜀中与东吴的通商!
最初,诸葛亮并不同意蜀中与东吴通商,但是两家却有条约在先,若是单方面的拒绝,只怕会失信于人。
而且通商之事,仔细想来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群臣们多是赞同的,大势所趋,纵是诸葛亮在刘备面前能够说得上话,他也是没有办法阻止西蜀与东吴通商的。
而在东吴的商人进驻之后,怪事就一件接着一件!
先是东吴商会的建立,此是为了保护东吴商人的利益,倒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诸葛亮却想不明白,为何东吴商会会如此的财大气粗,在成都城最繁华的地段购置土地,并且修建了奢华的商会大楼。
接着就是东吴商会的主席吴湘邀请蜀中的官员赴宴,虽然所去的官员并不多,但是其影响却很大。
在宴会上,东吴风的舞蹈令人刮目相看,在那之后,对于东吴风的传闻就此消彼长,在成都城内,传言从未停息过,因此,蜀中的官员们便建议在西蜀范围内推广东吴风,现在,成都城内,家家户户都跳着这样的舞蹈,还美其名曰强身健体。
还有一点就是,宴会上所陈列出来的东吴的国宴,也受到了民众们的推崇,在民众们的强烈要求下,东吴商会的主席请示了东吴的主公,随后便在成都城内建了餐馆,推行东吴的菜肴,其中压轴的一款菜,便是东吴的国宴——百鸟宴!
在诸葛亮看来,虽然这些事情都发展得合情合理,但是却相当的奇怪,根本就不符合诸葛亮的思维逻辑,诸葛亮将所有的事情都看作是“怪事”,却也说不出究竟是如何的怪。
诸葛亮本能的猜测,这应当是东吴的长史杨林的诡计,对于蜀中,比起曹操来,反倒是东吴显得比较可怕一些。
这其实才是诸葛亮不同意刘备北伐的主要原因,若是只看见了曹操这一个敌人,说不定会将更可怕的对手忽略,历史上祸起萧墙的例子很多,结盟之后,向盟友捅刀子的行为也是数不胜数。
打从赤壁之战以后,东吴对于己方的态度,就好得过头了。
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许己方收获渔翁之利,将整个荆州纳入到了自己的版图,东吴方面还鼓励己方去取西川,还送上了西川的军事地图。
无论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