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折腾了半日,她总觉得自己彻底好了。他烧了热水,俩人分别沐浴更衣,等都收拾停当,不意就有人前来登门慰问。
许是因为听见了他们的欢声笑语,隔壁郑娘子带着丫头,踱着小碎步,一摇三晃地前来探病。
陪着来的丫头手里拎着好些上好的药材,郑娘子满面笑容,殷切的拉着沈寰的手,“姑娘这一病就是好些天,那会儿三爷火急火燎的把姑娘带回来,我们可是都瞧见了。姑娘那脸色白得吓人,唬得我们都不敢吭气了,也不知道究竟是得了什么症候。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不过眼下瞧着你都好利索了,我这心也就踏实的放下了。”
沈寰笑容疏懒,像有气无力似的,“我才好了些,让嫂子惦记,真是罪过。”
郑娘子拍拍她的手,亲昵的笑着,“大家邻里街坊住了这么久,怎么能不惦记呢。”一头说,眼睛只往四下里撒摸,“姑娘这些日子辛苦了,自己养病,还得自个儿照料自个儿。不过好在还有三爷在,可男人家到底心粗啊,恐怕还是有想不到的地方罢。”
扭脸看向顾承,她笑问道,“三爷这些天也没出门,眼见是累坏了。我瞧着姑娘这一病,最上心的就属你这个当哥哥的了。”
她故意把哥哥两个字咬得极重,一面喝茶,一面偷觑着两个人的神色,半晌推心置腹起来,“有些话啊,我原先就想说。如今这事儿一出来,少不得奉劝三爷两句。这家里头没个服侍的人,终究是不成话。咱们这样的人家儿,又不是请不起人,何苦弄得这么凄惶,外人瞧着也不像。再者说,姑娘到底是女孩儿,三爷照顾起来,怕也不方便不是。”
那日顾承面容惨淡,架着车回来,又亲自从车里把沈寰抱出来的一幕,她可是听下人讲过了十七八遍,每次都被描述的绘声绘色。这会儿回想,简直就如同身临其境——顾三爷一言不发,神情是少见的凝重加冷峻,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寰姑娘则是瘫倒在他怀里。俩人丝毫不顾男女大防,看样子已是有恃无恐,打算豁出去了。
她活了小半辈子,还没见过这样公然挑战礼教的男女。明着是兄妹,暗地里还不知是个什么关系。
眼瞅着这俩人孝期都还没过,要是真有了苟且之事,那可是够报官的。到时候且看朝廷如何处置,只怕到了那会儿,连顾承身上的功名也要一并被夺了去。
最重要的,也是她最忧心的,是这样的名声连累人。大家是几辈子的邻里,住的这样近便,他这头儿做下这样没廉耻的事儿,她还真怕带累了自家几个小爷和姑娘们的声誉。
想到这儿,她眼睛转了转,回身看着自己带来的丫头,含笑对顾承道,“三爷也别嫌我操的心多,我因想着姑娘的身子还须多照看,所以今儿自作主张把这丫头带来。三爷要是瞧得上,就先收下她,日后若用得好,就是留下来使唤也没什么的。我总归是一片好心为姑娘,就请三爷委屈一遭,留下这个笨丫头伺候罢。”
笨丫头听了主母的话,很是伶俐的敛衽行礼,脆生生的叫了一道,三爷、寰姑娘。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沈寰暗骂了一句,正要开口驳回,便听顾承无波无澜,淡淡回道,“多谢嫂子费心,只是不必了。我们两个人相依为命惯了,我自信还能照顾得好她。”
他语气平静温和,却自带了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疏离。
郑娘子听着一愣,没料到他会这么堂皇的扫自己面子,登时便觉得下不来台,话音转冷,哼笑一声,“三爷,原本我不想说的,您既这么坚持,我可不得不提醒一句。俗话说,人言可畏,这吐沫星子可是能淹死人的。您这样和寰姑娘,孤男寡女的共处一室,究竟是什么打算,我不敢瞎猜,可是外头人心里都打着鼓呢。您好歹也是出身诗礼之家,自个儿又是有功名的人,何苦不爱惜名声呢?那天在长街上,您抱着寰姑娘的事儿,如今可是传遍街头巷尾,人尽皆知了。”
这些话并不是顾承头回听到,他也清楚,自己当日的举动在世人眼里是多么出格。所以沈寰中毒的第二日,他二叔顾怀峰就打发了家中老管事前来向他问话。面上是问问情况,实则是有申饬的意思。老管事一句句转述着顾怀峰的言辞,用的也是诘问的语气。他当时一声没吭,不回答也不反驳,只是沉默地谛听。
管事见他不言语,也没了办法,只好转述完毕匆匆告辞离去。其实他并非没有回应的话,也不是无法辩解澄清,只是想着沈寰还在昏迷,实在不愿多做耽搁。他多说一句,就浪费一句的时间,有那些功夫,他宁愿都拿出来守在她身边。
所以事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