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第1/4 页)
在将官们的喝令下,当然,战场上已经没有什么站着的明军,所有的明军都是战战兢兢的跪在那里,华州骑兵对于地下跪着的明军没有一点顾忌,不时有人被踩踏中发出闷闷的惨叫,但是没有人敢说什么,华州兵的情绪已经是有些控制不住了,杀人可并不会手软。
按照大明朝廷的估计,还在山海关外的兵马将近六万,就算是再不济,抵挡华州军也可以支撑半月,算上行军发动的时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时间总是会有,这样关内就会有足够的反应调动的时间。
却没有想到,华州军自从出动渡河,五日内和广宁的明军遭遇大战,一日之内彻底的大败明军。
华州军的战斗在明军将领眼中看来,打的毫无章法,可是即便这样,华州军依旧是大胜,这就是绝对的实力差距,在悬殊的力量对比面前,一切的技巧都没有用处。
拿下了广宁之后,再往前,就是山海关了……
第六百一十章 后方的华州
明和华州的军队在你死我活的厮杀,在此时的汉城,城,又是另外的一番景象,华州首辅刘顺的衙门那里是门庭若市,不远处就是司马从事和亲兵营的探子,直接就是以保护的名义在边上监视。
大家都是看的明白,华州军力至强,和大明的战争之中不会吃什么亏,不管如何,到最后占据了多大的地盘,都肯定是比目前的局面更大,既然江峰已经是称王,下面必然是要有文武百官。
整个华州武重文轻,文官们的出身大多是破落文人,商人帐房等,刘顺可是大明正牌的进士,翰林学士,参政,布政一路做了下来,就算是不被江峰带到华州来,在大明做到入阁拜相也是大有可能。
来到华州,在这样的环境中,资历能力更是无人能及,又有华王岳丈的背景,将来若是定鼎,这宰相首辅的位置肯定是非他莫属,都说是马上打天下,却要下马治理天下,将来刘顺权重比起今日来,没准更要腾达。
华州的中上阶层没有太多的文人,大多是巨商和工匠的头目,还有那些高级军官的军属,此时已经是要来预先讨好,做做预备,也是为将来做个打算。
这些人都是实实在在的角色,看到你有利可图,将来大有前途,就立刻的讨好,不过大家都是把握住一个度,不敢做什么过分的事情,毕竟在华州无孔不入的亲兵营和司马从事不是摆设。
华州首辅刘顺这么多年官场经历,大明和华州都是身居高位,早就是练就了一副荣辱不惊的气度,每个来拜访的。都是微笑接待,却不会说什么,连礼物都不愿意收下。说起来这华州也有他地一份,说是富可敌国也不夸张,怎么会稀罕这些财物。这刘顺也是知道天子无家事,自己留守华州,却有这等门庭若市的局面,不敢说是什么好事,但是不接待的话,却又等于得罪同僚。
在华州罗义和刘十二可以做孤臣,他却不能。因为他要总理民政,统帅地方。若是岸崖高峻,不近人情,就是处理政务也会遇到这样那样地障碍。该小心还要小心,所以刘顺主动的和华王府和都督府留守的亲兵营官员和司马从事官员打好了招呼。每日间,见什么人,说过什么话,都有这些密探和内务武官记录,然后定期的送到关外江峰的手中,现在辽镇和朝鲜连成一片。很多的东西都非常方便了。包括华州和辽阳之间的六百里加急驿站。耗资巨大,作用同样也是巨大。消息不出意外可以在两天左右在华州和辽阳之间来回。
这些人无非是过来交纳接好,为将来的事情打点埋伏,刘顺这还可以应付的了,而且虽然这些人地心里面太过功利,刘顺却也要谨慎的琢磨和评价,华州将来统治各地地官吏,因为华州的武人和商人色彩的浓重,文人暂时恐怕倚靠不上,主要还是华州的这些骨干之中选取。
也就是说,这些武人和巨商,工匠头目地家人和跟他们关系密切的人,才是今后官吏的主体,说起来有些近似于魏晋南北朝时候的世家世族制度,当然,华州的王权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不会被下面地世家大族削弱。
这个方法弊病多多,但是在立国地初期,稳定局面,掌握地方,这却是最有效地手段,这和历朝历代的建国皇帝,总是大封功臣勋旧为官,是一样地性质。
所以从华州送往辽阳的文书函件里面,除了对于华州的政务经济,华州中枢和各个衙门官员的言谈行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刘顺和身边的那些文吏,对于各个有才能,或者说是勉强有才能的人的考评和评点,刘顺在尽力的为华州搜寻可用的人材,当然,刘顺不知道的是,他每写一个人的评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