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第2/4 页)
是在仁安羌附近过去的,明明只需要派一个偏师,就有可能把正受阻于日本空降兵的英军大部队给解救出来,可他就是不干……无视英日两军,就那么“哗哗哗”的冲了过去,把个英军统帅亚历山大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张灵甫是受泛西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指挥的,人家没有接到营救英军的任务,相反。在这期间,亚历山大还接到了来自老蒋的命令,要求他立即重整军队,阻截更在后方追击而至的日军大部队,并“酌视反攻”。反正。就是不能再退了。
可亚历山大哪里会把什么老蒋放在眼里?别说老蒋了,就是丘吉尔现在亲自现身向他下达命令。他也不会干……他们西方人可不讲究什么战死光荣。宁死不降之类的东西。打不过就跑,这是他们遵奉的战场铁律。虽然战败了,虽然他们的擅自撤退使得美军也陷入了困境,可这有什么?如果通知美国人,他们还能跑得掉吗?一群空降兵就能堵住他们的后路,如果再来一个河边正三和五个师团。难道让这十万英缅军再重演一遍马来亚发生过的事情吗?所以,他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只要能带着这些英国人逃掉,他依然会是英雄,反之。他就只会是狗熊……因为英国人只会记得他“救”出了这么些英国小伙子,而不会记得他是怎么被日本人打得狼狈而逃,怎么把自己的盟友给“扔掉”了的。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他前有阻截,后有追兵,并不好跑。而且他的局势还正在进一步陷入更加恶劣的局面:正在亲自率兵围攻巴顿的河边正三也注意到了他,因为兵力宽裕,所以已经派出了一个旅团的部队向西移动,似乎是想支援仁安羌的日军空降兵,也似乎是想配合其他的日军将他们赶进印度洋。亚历山大非常清楚,一旦这个旅团的日军赶到自己的身边,自己恐怕就更加不好逃蹿了……所以,他用最强硬的语气,再次向张灵甫发出命令,要求58师阻击这个从东面过来的日军旅团。
然而,58师和那个日本旅团就那么擦肩而过。据说两支部队之间的距离最小的时候只有一公里,眼力好的士兵甚至都能看到对面敌军的相貌,可就是这样的距离,双方居然就那么保持了极大的克制,谁也没理会谁。
得知这一情况,亚历山大终于放弃了沿铁路逃蹿的想法,率领部队从西部绕道,步行而逃。而为了接应他们,远在印度的韦维尔也在加紧修筑印度到缅甸的公路。
……
“英国人逃跑的速度超过了日本人追击的速度,所以,纯从体力以及逃跑方式来讲,他们还是超过了日本人的。这一仗,他们‘嬴’了!”
张灵甫在战场上仿佛只是一个单纯的猛将,可身具中国文武两大教学系统的最高学历,他要损起人来也绝对够狠,耍起心眼儿来也不比什么人弱……秦卫只是让他有机会就离间一下巴顿跟亚历山大的关系,结果他刚刚见到巴顿,就开始执行这一任务。
“我很清楚他们的‘能力’!可那我们呢,张将军?”
此时的巴顿已经没有了刚刚到达的那一刻的意气风发。没有大炮,没有坦克,没有足够的飞机……然后他就发现自己常用来自诩的勇猛在日本人面前几乎就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对方比他可猛多了。如果不是那一口气撑着,如果不是他知道如果逃跑损失可能会更大,如果不是他知道美国人现在真的经不起第二次战败了,如果不是他知道已经有援军开来……他恐怕已经承认失败,并和亚历山大一样率部逃蹿了。毕竟,他并不是单纯的猛将。他的“猛”,他的勇于进攻,其实更主要是为了减少部队的伤亡。原本的历史上,他所率领的第三集团军正是整个美军伤亡率最小的部队。
“我们可能会嬴,也有可能会输。我的长官告诉我。我必须在这儿坚守,直到援军到来。”张灵甫头一次见到巴顿,以前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人。而在此之前,他对美军是瞧不起的……即便麦克阿瑟后来率领部队在香港附近打败了佐野忠义,他也依然瞧不起美军。在他看来,美国人的战斗力还是太差,缺少那种生死相搏的勇气,对武器装备的依赖度太高。所以,在遇到日本人这种战前不先打一通大炮,就直接冲过来的打法才会适应不过来。并被赶得到处逃跑,就跟英国人一样。可现在,他却对这群美国佬儿刮目相看。因为他知道,想在日本人五个师团的围攻下坚持这么久,他自己也很难做到。或者说做不到,即便巴顿的兵力比他多。
“坚守?”巴顿也感受到了张灵甫的决心。结果不久前还在不停地鼓励士气的他顿时就感到了阵阵压力。“我们还能坚守吗?”
“能。”张灵甫脸色淡淡的,“除非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