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次暗杀事件》作者:陈鼓应
《中华民国军光复上海记》,《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141页
第二章 报业巨子史量才遇刺案(1)
·自幼聪慧,1899年在松江府娄县应考,中了秀才
·1901年,前往杭州蚕学馆学习新学
·最初的理想是教育救国,志在办学,1904年开创了“上海女子蚕桑学校”
·兴办教育期间,参加了上海和江浙民族资产阶级的各种活动
·辛亥革命前,在《时报》做兼职编辑,开始接触近代报业
·民初一度受命主持清理上海海关并任松江盐务局主任。
·1912年秋天,出任《申报》总经理,他从此走上了新闻报国的道路
·创造了《申报》最辉煌鼎盛的历史,成为中国的“报业巨子”
·“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
·史说:“我手下也有一百万读者!”蒋介石下决心要除掉史量才
·1934年11月13日遭到特务伏击,遇害身亡
杭州天马山、吉庆山间,在幽静的山坳有一座庄严、气派的墓冢枕山面涧,墓碑上“史量才之墓”几个大字铁划银钩,笔触有力。这里就是爱国报业巨子史量才先生的长眠之地。
1912年史量才先生接办《申报》后,创造了《申报》最辉煌鼎盛的历史,他也由此成为现代史上最为著名的报业巨子。因为他所主编的报纸针砭时弊,不断抨击蒋介石的内外政策,遭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忌恨,1934年11月13日为特务杀害。史量才先生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的办报实践充分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刚正不阿的精神,在我国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001年的春天,一位叫钱九斤的老村民带领着前来寻访史量才先生墓的人找到了这里。钱九斤当年只是一个小孩,史量才墓从造墓到下葬都看到过,他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墓(听说花了三万五千块银圆),第一次目睹如此隆重的葬礼,他就跟着在墓前跪拜,谁知史夫人(不知道是不是沈秋水)给了他一块银圆,其他的小孩看见他得了银圆,也纷纷去拜,每人得了一块银圆。就是这位小孩,六七十年后给热衷寻访名人墓地的丁云川等人带路,那时通往史量才之墓只是砍柴人走的小路,而且被青草掩埋,隐约还有些动物的脚印。夕阳西下,当丁站在墓前鞠躬时心里生出了一些感慨:“钱九斤一辈子大概没有看过几张报纸,可是他记住了史量才;一个农村老人和一个报界巨子,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命运中居然有一个重合点。”(《丁布衣寻墓记》,载《杭州日报》2005年1月11日)
西湖边北山路上,当年的史量才自建的以他二夫人名字命名的“秋水山庄”也依然伫立。夕阳西沉,在史量才被杀整整18年后,当年的挚友黄炎培重游杭州,徘徊在西子湖边,目睹昔日史氏的别墅“秋水山庄”依然,而斯人已殁。黄氏情难自已,赋诗一首:
一例西泠掩夕曛,伊人秋水伴秋坟。
当年壮语成奇祸,缟素词坛十万军。
就让我们走进那段历史,回顾报业巨子史量才被刺一案的前后经过吧。
一
史量才,原名史家修,祖籍江苏江宁县。他的父亲史春帆1864年移居江苏松江泗泾镇,开设“泰和堂”中药店,经商谋生。1880年,史量才出生时,史春帆已36岁,中年得子,极为钟爱,特聘儒者戴葵臣先生在家教孩子读书,想让他走科举致仕的道路。1899年史量才去松江府娄县应考,中了秀才。
在戊戌变法浪潮的熏陶下,史量才不愿再走科举的老路,他渴望新知识,于是自己向泗泾镇上的龚镜清学习日文及理化知识。1901年,二十出头的松江秀才史量才说服了父亲,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西湖畔金沙港的杭州蚕学馆(浙江丝绸工学院前身)求学。这是杭州太守林启创办的一家新式职业学堂,1898年春天在关帝庙旧址上开学,与求是书院、京师大学堂、南洋公学并称为四大新式学堂,史量才有幸成为第二届学生。史量才最初的理想是教育救国,志在办学,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新知识的海洋中游弋。1902年他从杭州放寒假回家,就在家乡江苏松江泗泾镇倡议办一个新式小学堂,虽然困难重重,但在他的热情奔走下,1903年“私立养正初级学堂”诞生了。
1903年冬,史量才从杭州蚕学馆毕业后,先后在上海育才学堂、兵工学堂、务本女学和南洋中学任教。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