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仅风流,而且学问之大,无与伦比,全城的读书人都不如他啊!
中午吃饭,胡振天特意赶回来,一家四口兴高采烈。胡宝良破天荒与两个儿子碰了一杯酒,痛快地一饮而尽,一抹嘴巴道:“好酒啊!”
东方凤凰意犹未尽道:“是呀,如果振宇在就更好啦。”
胡振天目光炯炯地望着弟弟,看他既故作深沉地装模作样,真恨不得自己也能参加武举考试,他奶奶的,如果老子也能狠狠辉煌一把,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胡家多么厉害该多好……可惜生不逢时,如之奈何?
春花和秋月喜气洋洋,争先恐后给驸马爷和两位少爷斟酒。
东方凤凰不拿筷子,只是目不转睛地注视三儿,眼角眉稍都是笑。
胡长生被母亲看得食不甘味,一忍再忍,左右躲不,最后实在挺不住了,只好红着脸道:“妈,您别总看我笑好不好?儿不过随便涂鸦了几篇文章,也没往心里去,谁想考官不识好歹,竟让儿考了第一,纯属意外。您老这样看我,说实在的,儿心里发毛,浑身起鸡皮疙瘩,我吃不下去呀。”
胡宝良用筷子点着三儿的脑门,笑骂道:“你小子,少轻狂吧,京城才多大地方?老子当年纵横大江南北、东征西杀,视京城不过弹丸之地。宋城,哼,不过名气大些罢了,你小子不要当井底之蛙,以为京城第一就了不起,过些时候,各州府的举子来京会考,看你还敢不敢说大话?”
胡长生垂首道:“父亲教训的是,儿一定谨记于心。”他想起义父也曾说过自己是井底之蛙,忽忽十年己过,已经物是人非,他感慨万千,不再说话。
胡振天见三弟半晌无语,以为他被父亲教训,受拘束了。当兄长的于心不忍,于是豪情满怀地让春花拿来两个空碗,将酒倒得满满,随手递给三弟一碗,打趣道:“你小子的汗没有白出,来,二哥敬你一碗酒,三弟无愧胡家好儿郎,为父母争了光,哈哈,这说明咱胡家不光武第一,文也第一。”
十天之后,京城的武考也结束了。
再一个月后,即圣朝元年十二年秋,全国第一次科举大考即将开始。其时己近中秋,在丰收的季节里,竞争更加激烈,全国三百多州府选拔出三千多名举子,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录取比率差不多十取一。
全国优秀才俊齐聚京城,乃是圣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事。一个个神采焕发的年轻才子出现在宋城,大街小巷都丰富生动起来。八大青楼更是争奇斗艳,莺歌燕舞,想方设法吸引文人雅士光临,为他们解忧破闷,甚至许多大家闺秀也千方百计找借口乘车出行,常常掀开车帘,偶尔露出惊鸿一瞥的芳容,引得无数风流公子驻足留恋,啊,每个人梦想着才子佳人的奇缘……总之,各地举子们到来,为整个京城增添了无限光彩。
在考试前三天,李太守坐着八抬大轿,前呼后拥,鸣锣开道,大张旗鼓到胡府登门拜访。他下轿之后,一挥手,立刻有两名衙役吃力地搬起一个大书箱紧随其后。
管家胡安闻讯,急忙将李太守请进客厅,然后派丫环迅速通报家主。
胡宝良大咧咧出来会客,二位官员互相礼过,双双落座。驸马爷客套道:“李大人,你整日为京城事务繁忙,辛苦异常,今日来府中,一定有要事相商吧?”
李太守郑重道:“正是,胡大人,此事关系京城五百万民众的荣辱,下官不敢等闲视之,无论公务如何繁忙,也要登门拜访,不得不来,而且必须亲来。”
“李大人。”胡宝良耸然动容,急忙探身道:“难道此事与胡府有关?”
“正是。”李太守拱手道:“胡大人,能否请三公主和解元公出来一见?”
“李大人,难道我儿又惹大麻烦啦?”胡宝良大为疑惑。
“大麻烦,的确是大麻烦。胡大人,请三公主和解元公出来如何?”
“李大人”胡宝良心中不满,正色道:“即使我儿惹下天大麻烦,难道我堂堂兵部尚书不能解决?为什么一定要请公主和我儿当面对质不可?”
“胡大人。”李太守据理力争道:“此事不仅关系贵府全家的声望,更关系全城五百万民众的荣辱,此次下官带百万民心而来,事关重大,不可等闲视之,请大人三思。”
胡宝良被李太守义正词严的态度搞蒙了,怀疑三儿的官案又有了新变化?难道东方太子仍然穷追不舍?他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派丫环上楼请夫人。
没过多久,东方凤凰扶着胡长生来到客厅。她不慌不忙坐下,隔着屏风道:“李大人,你大言不惭,危言耸听,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