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弟,文章写的极好。”说着,他打开胡长生的卷子,请太子过目。
东方玉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位被整治得羞愧无地的小表弟,不禁停手“哦”了一声,心想原来是这个有辱皇家威仪的风流浪子。他一时兴味索然,但是翻了翻试卷,立刻被吸引住了,没想到这小子的文章如此出色,特别是《秋声赋》,斐然成章,简直出神入化。八股文《志士仁人》,言简意赅、酣畅淋漓,真是天下少有的好文章。还有这篇《一国三治》时政议论,也颇有见地,想常人所不敢想,崇论宏议、高瞻远瞩。好,不是一般的好啊!
如果依东方太子对胡长生原有的坏印象,本想把他直接除名,可是看过他三篇文章,好得实在离谱,爱才之心油然而生。算啦,不难为他了。太子道:“这个胡长生,定为第三名探花。”
李尚书迟疑道:“这……好吧,请殿下再审定另两位的文章。”他想太子还没看全,就认定胡长生为探花,这是他表弟,不知有什么深意?
东方太子最后审定,陈世俊为状元、张君瑞为榜眼。
黄榜一出,举国欢腾。老百姓奔走相告。啊,人类的精英,大圣朝历史上第一科三百名进士的美名,在大江南北传播开去。特别是状元郎陈世俊,原先不过是一介乡间书生,如今一步登天,据说东方太子还准备将女儿嫁给他,老天爷,这真是一步登天啊,一位籍籍无名的书生,一下子成为贵不可言的郡马爷,皇亲国戚,羡慕死人啦!
从此,圣朝文风大盛,全国各地掀起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潮,民风为之一振,尊师重教成为社会时尚。学子们终日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们终于意识到,原来读书有这般好处,不仅有黄金屋,还有颜如玉啊!
此后,随着全国武考的结束,习武之风也越演越烈。科举考试为民间士子带来出人头地的希望,为他们扶摇直上提供了明确阶梯。
胡府上下也都很满意,虽然三少爷没有高中状元,但是探花郎也很不错,普天之下,三千多名最优秀的文人墨客比试,能中进士都不简单。
胡宝良乐得合不拢嘴,我胡家一门武将,竟然出了一名文探花,真是可喜可贺啊。东方凤凰也很欢喜,儿子终于给胡家增光添彩啦。
唯独胡长生高兴不起来,只要有皇太子东方玉在,自己的人生污点就永远也抹不掉。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么出色的文章都中不上状元,如果不是太子暗中使绊,还能有什么原因?
黄榜公布之后的第三天晚上,皇上龙心大悦,召集文武百官,并大宴三百文进士,在御花园整整摆了一百多桌,名为:琼林宴。
这天晚上,正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天空中一丝云彩都没有,蓝得透明透亮,明月亮早己升上天空,幽静的御花园从未有过地喧哗起来,远近堂、廊、亭、榭、楼、台、阁、舫、斋、馆别具匠心的建筑群落,在水一样皎洁的月光下显得错落有致,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美不胜收,凉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好壮丽的皇家园林啊!
东方云龙亲率太子及十二位皇子与文武百官同庆佳节,皇恩浩荡,其乐融融。酒过三巡,皇上感慨万千,心想我大圣朝真是人才荟萃、蒸蒸日上啊!他忍不住诗兴大发,当即挥毫作诗,然后高声吟诵: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好诗,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好诗啊!
顿时,全体文官轰动起来,纷纷称赞皇上的诗构思新颖、无懈可击,给人以醍醐灌顶、精神一振之感,当今圣上,真是才华横溢的圣主啊!
武官们也兴奋起来,他们虽然不懂诗,但是都好诗,而且任何人都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皇上文功武略,都是天下第一啊!
三百进士头一次有幸看见皇上,而且还是皇上请客,一个个激动得手足无措,他们不敢放胆高唱赞歌,但是无不低声喝彩,果然是好诗。
东方云龙作了一首诗,感觉十分满意,听文武百官赞美声不断,更是龙颜大悦。他含笑挥手道:“今夜月光明亮,众卿可作诗以助酒兴。”
文武大臣与三百进士立刻沉思起来,人人搜索枯肠,都想在皇上面前展示风采,可是又担心自己出丑被百官耻笑,一时都犹豫不决。
这时,一位贾进士自告奋勇地站出起来,躬身作诗道:“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