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2/4 页)
个故事,或许那是我的前世,也有可能是我的后世。”永璇将自己穿越的故事娓娓道来。
乾隆起初露出一丝惊讶,但随后只是安静地听着,最后呼吸慢慢地小了下去。当呼吸彻底停下来的时候,永璇停住了,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觉得心中空了许多,而莫名涌现出一丝痛感。是的,这一世他的父亲走了……
147 世界大战?柒
乾隆驾崩并没有引发朝堂大规模的动荡,毕竟军机处跟内阁是早就知道乾隆身子骨不大好了,而且朝堂里一些权臣贵戚自然也是有各自的消息渠道,乾隆驾崩的事情估计已经在大家伙的预计当中了。至于乾隆死后的权力真空,自然是由永璇来接替。招商系与恭王府系人马可谓是把持了大半个朝廷,尤其是江南、两广全在招商系的控制下,旁人就算有想法也是有心无力。君不见,最后可能继位的五阿哥与六阿哥,一个被变相圈禁,一个被出继。拱卫京城的西山大营和北洋衙门都已经交到八阿哥手上,再加上他所拥有的节制远东军马的调令,当初的八王爷可谓是手握天下兵马,如此以来,他不继位还能由谁继位。
“皇上,就这么走了?”皇后那拉氏似乎还没有从噩耗里清醒过来。即便乾隆对她是敬而非爱,但是对于那拉皇后来说,乾隆是她的丈夫,是她的天。
“娘娘,”容嬷嬷劝解了几句,“大行皇帝已经走了,娘娘若是不撑起身子骨来,只怕十二阿哥会被那起子小人排揎了去。”
“十二阿哥?”那拉皇后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来,“我为他挣了那么多,最后还是比不过那嘉妃!她已经是皇贵妃了,这会子只怕又要加皇太后了吧?”
“那又如何?”容嬷嬷道,“即便淑嘉皇贵妃成了皇太后,她的位分还是要在娘娘之下。您是大行皇帝拜过祖宗的皇后,她不过是母凭子贵罢了。况且娘娘如今过得好好的,只要娘娘一日还在宫里,凭谁能低看了十二阿哥去?”
“移宫的日子怕是要到了吧?”那拉氏略带眷念地看了看这坤宁宫。她现在已经晋升为皇太后,自然是不能再在坤宁宫里住着了。
“内务府已经来过几次了。”容嬷嬷道,“只是如今太皇太后还在,故而慈宁宫还是由太皇太后住着,娘娘怕是只能去寿康宫了。”
“不妨事。”那拉皇后想清楚之后,对住哪倒是没什么想法了。“寿康宫倒是安静,虽说常年没住人,但是我想新皇也不好意思让我们这群老太婆去马圈里住着罢?”
那拉氏的话语带酸味,容嬷嬷不敢接下去。毕竟这话那拉氏说了,永璇是无法发作的,但若是从自己嘴里出来,只怕是合族的性命都要搭进去。那拉氏见容嬷嬷不出声,便也晓得如今已经是永璇的天下,若是毁谤君上的话,就算自己身为皇太后,也少不得会被训斥。
后宫的琐事且不谈,内阁如今正在为永璇的新年号而烦恼,拟了好几个上去,都被永璇驳了回来。无论是吉祥喜庆的,还是积极进取的,都被永璇封驳了回来。弄得几个内阁大学士面面相觑,不知道新皇的心思到底是如何。
如今金镛虽然还未入阁,但是隐约有以他为首的态势。虽然金镛是打算退休了事的,但是定年号这样的大事还是必须要劝永璇早日定下来。毕竟这象征着一个皇权的交替,如果没有定下年号,那么很多事情都将无法开启。
但是金镛没有料到的是,永璇笑着道:“先生,为何我们不能使用黄帝纪年?”
金镛一愣,但是随即也明白了。黄帝纪年其实民间一直在用,只是没有人敢摊开来说罢了。毕竟皇帝的年号是象征着皇帝的一种权威,表示皇帝统御天下。而永璇拒绝使用年号,并将黄帝纪年公开化,无疑与永璇一直推行削弱皇帝的做法是相符的。与此同时,金镛还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公开缓和满汉矛盾的一个最佳契机。汉人将黄帝视为直系祖先,若是满清朝廷采用黄帝纪年,那意味着满清将汉人视为兄弟,而非被统治者。
金镛苦笑道:“皇上,只怕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若是容易就不会为难老先生了。”永璇见金镛苦笑便猜到他已经明白,“满汉之间的矛盾自大清入关以来就未断绝,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还有豪格在四川的大屠杀,让汉人对满人是戒心是从未平息过。虽然顺治爷试图修补满汉关系,无奈被朝中大臣掣肘,况且孝庄太后也并不是很喜欢汉人。”
听到永璇说出这些秘辛的时候,金镛额头上冒出密密的细汗,虽然他很清楚这些事,但是听到这些事从皇帝嘴中说出来却是很不一般的事情。
而永璇似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