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页)
以色列有一项全球顶尖的沙漠滴灌技术,它使世界上八十多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受益,可以说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一九四八年,那时以色列刚建国,几乎有一半国土都是荒漠。忧心的以色列人就把土壤样本送到美国,让世界上最权威的研究土壤的大学分析那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一个月之后,测试报告出来了,说来也好笑,居然是什么都不适合,因为那是荒漠。
以色列人却不服输,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技术,愣是发明了沙漠滴灌技术。从一九六四年应用以来,这项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对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后三十年,以色列的农业用水总量一直稳定在十三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五番。
在基布兹参观拍摄的时候,我就看到农田里面密布着用来滴灌的输水管线,当地人很自豪地说:“那些美国人说我们什么都种不出来,你看,我们还不是全都种出来了!”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如此先进,按道理说应当是绝对保密的,但他们并非如此,或者说起码他们对中国人是极为慷慨的—中国西北部的很多省份都采用了滴灌技术,那全是以色列无偿援助的,而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以色列人觉得中国人好,所以才这么帮中国人。
至于以色列人为什么觉得中国人好,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儿:当年曾经有数万犹太人为了逃避纳粹的屠杀,最后流亡到了上海,在那里他们得到了中国人无私的帮助,所以以色列一直对中国抱有感激之情。这种传闻我本来半信半疑,去了以色列之后,我才知道那是真的。
对于历史上帮助过他们的人,这个民族有着强烈的感恩之情,所有到以色列去的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当地人发自肺腑的友好。我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以色列要把滴灌技术无偿输出给中国。
这是一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古老民族的宝贵品质。
第二十二章“名记”
“名记”(1)
在一九九六年五月,带着一身疲惫,我奔回南京,结婚去了。
十三、〃名记〃
我从北京回来后没多久,就进了我在江苏台的第一个正经栏目,新创办的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都市传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生涯。
1文笔得到公认
从《奔向亚特兰大》组回到台里,我进了江苏台二套《都市传真》栏目,在这个新闻专题栏目组,拍摄、编辑、写稿、配音,我都自己来,一个月忙下来工资有一千七八,比起当年干临时工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简直好到天上了。更重要的是,我到了该栏目后不久,从临时工转正成了记者,从此结束了在江苏台低人一等的生活。当上了体面的记者之后,我整个人都精神多了,社会责任感空前高涨,陆续做了一些相当有影响的报道。一下子,我就找到了一种做名记的感觉。
那时,凡是有重大题材,主任几乎都点我去做。一九九六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闭幕当天,台里要推出一个三十分钟的回顾本届奥运会的新闻综述。当时我们是一个社会新闻栏目,不是体育栏目,领导把这个活儿交给我的时候离闭幕已经没有几天了。
一分钟片子的解说词是二百二十至二百五十个字,三十分钟的片子差不多要写七千多字的稿子。当时中美关系正处于低潮期,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接待规格都降低了,根据上面〃要找美国的毛病〃的要求,我疯了一样地找资料,把奥林匹克公园爆炸、交通混乱、比赛延时、裁判误判等属于〃《新闻联播》后十分钟〃的内容都翻了出来。接下来,就是甩开膀子写解说词了。我还记得,那天晚上知道要大干一场,写之前我喝了点儿小酒,小睡了一觉,晚上十二点多起来,一直写到快天亮。写到最后一段的时候,我简直文思泉涌,就嫌手没有脑子快了,而且越写越觉得牛逼,自己都被自己的文字感动了。最后,我一气呵成写了二十多页。写完之后,取名为〃召唤英雄〃…亚特兰大奥运会会歌的名字。
到了奥运会闭幕当天,我的这部专题片如期推出。直到今天,我都记得那段气势磅礴的结尾,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古希腊开始,综述本届奥运会的得失,最后讲到人类的光荣与梦想,结尾配上高亢华丽的主题歌《召唤英雄》,我和我的同事,包括绝大多数时候都麻木不仁的审片领导都看得相当激动…事实上,那段片子无论什么时候看,我都会激动得起一身鸡皮疙瘩。
“名记”(2)
七八年之后,有一次我们一帮岁数、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