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页)
两头开刃,红木工匠俗称此雕刀为“龙凤”刀,此雕刀的功能是专门用来雕刻文字的,因此两头可用,文字的深浅流畅都在此雕刀的功力上。汉清制作的那张准备参加国际家具展览的罗汉床,靠背上面的文字便是用此“龙凤”刀雕刻而成,其中那篇诗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便是小夏在汉清的指导下精心雕刻而成。小夏清晰地记得当时汉清大哥在朗诵这首诗作的时候,手潇洒地拂动了一把额前的长发,情绪上达到了一种罕见的痴狂。小夏喜欢那样的诗文,更喜欢这把龙凤雕刀。
小夏亲眼看着刚烈的张夫人跳楼了,他的愤怒达到了极致。那把龙凤雕刀从帽子下面拿到手掌上的时候,小夏的身体已经随着音乐浪一般波动起来,弹指间的三次出手,身边三名持枪的特务全都脖子中刀倒地,就像割开了的自来水管,血水“哗哗”有声地往外喷射。
而此时张昆也一脚踢翻了面前的黄赫民。黄赫民身体后倒的时候,他身后的两名特务举枪朝着张昆发射。张昆就地一滚,再一跃起,跳到了沙发后面去。“啾啾”地一阵枪声响过,沙发上飞起一片絮花。
梅承先已经不能再打拍子了,他的反应也够快,转身就抓起了桌上的手枪来,朝着小夏这边开了几枪。小夏就手抓起一具尸体朝着梅承先的方向,过来的子弹全都打在了尸体上。“呼”地一下,小夏将尸体扔了出来,接着身体在地上滚动,捡起两把手枪来,大声喊道,张大哥接枪。
两把手枪在半空中朝着沙发那边飞去。张昆听到小夏的喊声,像头怪兽似的吼叫一声,人已经从沙发后面腾跳出来,两手接双枪。张昆手中的枪响了,黄赫民和两名特务刹那间毙命倒地他们都是眉心中弹,开出了一个很小的红眼,红眼很规整,像有一颗新鲜的樱桃。
梅承先枪膛的子弹放完了,他惊魂未定地摇动着空枪指着小夏。此时小夏跳到了一边的椅子上,身体一个侧翻,风衣在空中张开如翅,人似苍鹰扑食一股朝着梅承先飞扑下去,眨眼间那把雕刀已经横在梅承先的脖子上。
张昆喊叫,把他留给我!
梅承先全身乱抖颤,已经不再是留声机里交响乐的节奏。梅承先很想再说点什么话,已经来不及了。张昆几步跑到面前,双手抓住梅承先的胸口处,怒目圆睁,“啊”地吼叫一声,便把梅承先举在空中旋转起来。
梅承先只能听到转动的风声,听不到音乐,他的双手在空中乱弹乱舞,好像还在打着音乐的拍子,样子滑稽而可笑。
张昆再次一声怒吼,双手往前一推。梅承先的身体像一块水流中的木头,呼地冲了出去。“咚”地一声大响,梅承先的脑袋砸在了雪白的墙壁上,一大片血浆如天女散花似地扬得满屋子都是。
小夏惊呆了,去看张昆的脸。张昆的眼睛像是从石缝里裂开出来的,闪现出阴冷恐怖的光芒,那张因疯狂和愤怒的脸有如刀削过一般歪斜着,脸上溅了许多的血,像是一头猛兽。
这时他们已经听到了街道上传来警车的鸣叫声。
一群宪兵和特务赶到了梅承先的屋子。屋里继续回荡着英雄交响曲,留声机上的那张黑色唱片优雅地旋转着,好像永远也不会停息。他们见到地板上躺着的七具尸体,积了一层厚厚的血浆。他们还见到墙壁上用血水书写着的四个大字和一个惊叹号:降日者亡!
西郊的山岭地带,落叶遍地,茅草丛生,景象一片凄凉。一座新的小坟包,里面埋葬了张夫人。
小夏和彩儿伫立坟包前,他们的眼里浸着泪水。
小夏说,张大哥走了,走的时候一再叮嘱说,如果他死了,再也回不来了,千万记住等到抗日胜利后,要给他母亲造一座新坟,用最上等的青石板做一块碑石,墓地周边都要栽上松柏和花草,母亲这一生都是个好争面子的人,人不在了,该争的面子也都要给她争到。
彩儿说,昆哥他肯定不会走远,他就在上海滩。
小夏深信不疑地点了点头。
第二十章
今天是农历初一,唐爷照例要去静安寺烧香,多少年了,这样的日程未曾改变过。唐爷回到公馆的时候,看见商行店铺的大门前停着一辆大货车,一群穿着黄衣服的日本士兵从店铺里搬出桌椅案台茶几什么的,正往车上推放。唐爷暗惊,莫非是发生什么事了。
店铺门口站着京野。京野面有不悦之色,他对唐爷说,唐老爷你回来得正好,都已经两个月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