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页)
率,列成表格,直至此10万人全部死亡为止。生命表上所记载的死亡率、生存率是决定人寿保险费的重要依据。
生命表不是简单初步的会计资料,而是根据一定的调查时期所获得的有关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普查资料(或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
生命表以年岁为纲,全面、完整地反映了某一国家或地区一定人群从诞生直至全部死亡的生死规律。
生命表的编制为经营人寿保险业务奠定了科学的数理基础,主要用于计算长期寿险的保险费率,是计算人身保险的保险费、责任准备金、退保金的主要依据。我们知道,长期寿险的保险费率由死亡率、预定利率、附加费用率组成。因此,生命表的数据决定了长期寿险费率的高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年龄越大缴费越贵的原因之一,因为年龄越大,死亡率就越高。以上就是生命表的奥秘,通过了解它,我们可以理解长期寿险的保费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并知道了人寿保险确实是一门真正的科学。
生命表统计的主要项目一般分为五项:
年龄,用X代表,表示年龄X岁;
(2)年龄X岁的生存人数;
(3)年龄X岁至X+1岁内的死亡人数;
(4)年龄X岁的人在一年内的生存率;
(3…U…W…W)年龄X岁的人在一年内的死亡率。
Tips:世界上第一张生命表
生命表的建立可追溯到公元1661年,英国就有了历史上最早的死亡机率统计表。到1693年,世界上第一张生命表是英国天文学家哈莱制定了《哈莱死亡表》,它奠定了近代人寿保险费计算的基础,到1700年,英国又建立了〃均衡保费法〃,使投保人每年缴费是同一金额。
生命表是怎么来的呢?对于单个人来说,出生后何时死亡是不可知的,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生、老、死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可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运用统计方法和概率论,编制出生命规律的生命表,它是同批人从出生后,陆续死亡的生命过程的统计表。根据某地区、某时期实际死亡率水平编制的生命表,只能反映该地区、该时期情况。有人综合许多不同死亡水平的生命表,编制成与各种不同值相应的成套的生命表,称为模型生命表,可供缺乏资料的国家或地区使用。
我国在1929~1931间,金陵大学的肖富德编制了中国第一张生命表,称为“农民生命表”。1982年第2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到了完整的生命表资料,因为我国保险业发展时间短暂,改革开放之初基本参照了日本的经验生命表。历年来我国寿险业奉财政部采用的生命表有台湾寿险业经验生命表(1TSO表)、台湾寿险业第二回经验生命表(1TSO表)及目前寿险业所使用的台湾寿险业第三回经验生命表(1TSO表)等。
直到1995年,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参考其1990~1993年的保单数据,制订了中国人寿保险业第一张经验生命表。这张生命表从1996年开始使用。
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组织了大量的专家,成功地编制出《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并于1997年4月1日起正式运用于人寿保险业务的经营核算中。
中国保监会2003年8月启动我国第二张《生命表》的编制工作,第一次在全行业范围内进行经验死亡率调查,参调公司为国内经营时间较长、数据量较大的六家公司,所用保单数据一亿多条,占行业数据量的98%以上。
新的《生命表》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寿险业经验死亡率,为保险公司厘定费率、准备金评估以及死亡率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五节 金融能为气候变暖做些什么——碳金融
温室效应和《京都议定书》
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知识的积累,早已经成为主宰地球的生物了。但是,被我们主宰的地球的承载力却又如此有限。且不看资源的储量和分布,环境问题就成为人类在20世纪乃至更长时期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而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新型金融——碳金融(carbon finance)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或许为化解这一难题找到了一种方法。
说到碳金融,首先不得不提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
1988年,为了给各国决策者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