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页)
很不合情理的臆测啊。事实上,据史载,当时豪杰争为天子的以万数。
郦食其看魏豹没有回转的意思,只好长揖施礼,当下摇着头,辞别回去。
他望着太行山以北脚下的三晋大地,夕阳正在满野抖下清凉的金光,一时不知自己身处何时何世。
八月,汉军准备开辟第二战场。汉大将军韩信,在郦食其说西魏王豹不果的情况下,当月奉汉王刘邦之命,带领汉假左丞相曹参,和数目不详的有限军队,也从关中出发,车轮辚辚,在盛夏的蝉声中上路了。他们向南北而流(左右分开山西和陕西)的黄河西岸的临晋关挺进。
韩信这支别动队,以讨伐数月前叛汉的西魏王豹为短期目标,以缓解刘邦在荥阳被北部魏豹俯瞰的危险,以攻略占据黄河以北的山西、河北乃至山东,从而对项羽构成半包围态势,为长期目标。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它意味着深入敌乡,三千里独行,而且没有任何后备队和充足的给养保证。
韩信来到了黄河岸边,准确地说,是靠近黄河大拐弯处偏北二十公里的临晋关(陕西大荔县)。
韩信向对岸眺望,这时候,敌人——魏豹,集中了阵容庞大的主力在河对面的蒲坂渡口,戟矛全部前仰,干等着汉军过来厮杀(蒲坂渡口在山西最西南角的永济县境内)。
我们说,渡河进攻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到了对岸登岸之后,集结、列阵和展开作战,都会有时间耽搁,于是渡河进攻就像是把芦柴棒一批一批地送进燃烧的火炉里。
韩信对曹参等部将说:“魏豹把所有的主力都聚集列阵在对岸蒲坂,真是愚蠢啊。”
曹参等人心想,这是冷笑话吗?——又来了,敌人把大火炉架在对岸,等我们把战车步兵渡过去,一批批地被他吃,这难道是愚蠢吗?那怎么才能不愚蠢,让敌人过河来打我们吗?他们肯来吗?
韩信说:“我的意思很明白,我们只要躲开这个火炉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必须让敌人把这个火炉留在这里,这就需要用疑兵,吸引住敌人这个炉子不动。”
诸将听得似懂非懂,于是按照韩信的命令,去扎草人。当时正是夏末秋初,草很好找,韩信大兵扎了无数草人,都给他们披挂了,安在战车上,摆在满岸的渡船后面。然后旌旗羽毛,如火如荼。
魏王豹举目往对岸观看,就看汉军战车都纷纷正在往渡船上搬,车上车下都是呆板的大兵,说道:“传我的命令,昼夜警戒,待敌人半渡而来,我们就把他们过了河的那一半士兵,全给杀掉。然后,等着他过来随便杀。呵呵,这个不知哪里来的韩信,既然这样不把士兵的性命当回事,我也只能勉为笑纳,替你消灭你的兵了。”
韩信则命令自己的步兵,今夜乘着夜色掩护,向北开拔。曹参立刻就明白他的意思了,这是要另外寻找渡口,在敌人没有火炉子的地方渡河啊。于是曹参说:“大将军,我建议往南走。往南就是黄河大拐弯处,有风陵渡自古知名,我们可以在那里过河。”
韩信说:“不好。如果我们从风陵渡渡河,过河之后,身后是黄河大拐弯,两面被黄河所包,背水而战,这是死地,敌人只要把火炉南来四十里,就能把我们逼死在黄河岸上。所以我命令,朝北而行一百五十里,从韩城渡河。”
韩城?就是大名鼎鼎的鲤鱼跳龙门的地方,在陕西东缘。换句话说,韩城正处在秦晋大峡谷的西缘,黄河从峡谷底下而由北向南而流。曹参说:“不可啊,韩城这个地方,下临黄河深涧,两岸都是崖壁高耸,水急而狭,怒涛滚滚。我们的士兵,到了那里,不都得喂鱼啊?”
韩信说:“正是因为涧狭水急,魏豹方才不会相信我们从那里过河,所以必然无备。我们渡过河去,一路南下,就可以把魏豹军逼在黄河大拐弯里,陷之于死地啊。至于渡河的危险,让士兵们都带着救生圈,使劲游泳就好了。现在天气不凉,游泳是有利于健身的。你听我的话没错,赶紧去准备救生圈吧。”
上哪去准备救生圈啊。于是曹参就在韩信的教导下,找木头的罂和木头的缶(fǒu)当救生圈。罂是装酒的(也可以装水),类似现在的橡木葡萄酒桶,小口大腹,有盖儿,因为嘴儿小,可以拿材料堵上,成为一个大空坛子,缚在身上。罂粟花的形状跟罂差不多,所以得名。
到了韩城,因为已经出乎敌人所料,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在夜里渡河了,士兵们都脱光了膀子,把衣服卷起来,捆在腰里,把木罂缶也系在腰里,一个手抱着,一个手划水,跳入了黄河,往对岸游,好像很多饺子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