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岳顬e说“皇上,微臣是男子!”
没料到叶常令会有这动作,李瀍也下了一跳。看着叶常令□的胸膛,李瀍身体不由的燥热,心里一惊,移开视线“朕只是开个玩笑。对了!朕还想起有要事要做,爱卿先退下吧。”
要事?应该是找妃子恩爱吧,算了,既然人家这么急,我也不打扰了。“是!微臣告退。”
看到叶常令不见踪影,李瀍才出声:“来人,摆驾大明宫!”(现在何秋儿住在那)
+++++++++++++++++++++++++++++++++几天后早朝++++++++++++++++++++++++++++++++++++
叶常令回去的当晚就听说了,李瀍驾崩了!由于从九品下变成了五品下,叶常令的位置也变前了。正好看到一直被自己遗忘的马元贽,还有站他身后的是阮司珍的以前的情人万剑锋吧。看来今天的早朝不安宁了……不过,马元贽,就凭你一个太监就想控制李怡?想也别想!太皇太后,你也别想来捣乱,有我在,别想阻止李怡登上皇位!
看着李怡穿着龙服从自己面前走过,叶常令心里笑翻天了,看一个正常人扮痴儿,周围的人还被糊弄过去,当然好笑!
“满朝糊涂,不过哀家还不糊涂!”太皇太后走了出来看着站在龙椅前的李怡。“众卿家,哀家有事宣告!”
看着太皇太后出来捣乱,马元贽连忙出声阻止:“吉时已到,登基大典开始!按唐律,后宫不得观礼。”
太皇太后正色的看着马元贽“哀家不是要出席大典,今天来这里是要告诉大家,新皇继位人选应有变。”
马元贽走出来同样看着太皇太后,责怪的说:“太皇太后然则要推翻先帝遗诏?”
“是拨乱反正!(伸出手,让人扶着,边走边说)先帝英明,当日弥留之际,只恐防在神志混乱之时立下诏书。否则绝对不会让光王继位!也不会让这个痴儿做皇帝!”说到这太皇太后指向站在龙椅前的李怡。身边的人搬来椅子,太皇太后坐下说话“先帝五子,论心性,论智谋,任何一个都比这个痴儿更有资格!”太皇太后看着前面的李怡。
害怕太皇太后破坏了自己的计划,马元贽连忙接口“皇子年幼,需选贤德。先帝遗诏亦指光王人品贵重,博厚宽人。纵是痴儿一名亦无碍为皇。加上朝中有诸位肱股大臣辅助国事,绝对不会有问题!”
“马大将军,你似乎信心十足?”看着马元贽得意洋洋的样子,太皇太后的刁难就来了“试问当今形势,西北边陲吐蕃来犯,连年兴兵扣边,回鹘又侵扰塞境,诸蛮作乱,倘若四方知道大唐皇帝乃痴儿一个,哀家恐怕乱事即起。”
看到师傅有难,徒儿当然得相救。万剑锋恭敬的对太皇太后说:“太皇太后多虑,吐蕃精兵只得数万。决非我军之忧,回鹘内讧,可谓不战先败,诸蛮更加不成气候,即使四方同时作乱,我军亦有精兵二十万可供调派。布防之事实无须多虑。”
李丞相看到太皇太后看向他,也出声了,走到马元贽身边,对着万剑锋说:“万将军布防平乱,滴水不漏。本是国家之福,但何解这次回京述职,竟然调派重兵于京畿,难道万将军预知宫中会有乱事发生?抑或乱事祸起,你才是始作俑者?!”
万剑锋刚想动手,被马元贽一手阻止,马元贽看向李丞相“从来新帝继位必有暗涌,万将军这样做只是以防万一。”
太皇太后勾起嘴角,冷笑:“好一句以防万一!哀家亦以防万一,调派精兵五万驻扎城外!与万将军军旅可谓旗鼓相当(看到马元贽吃惊的眼神,太皇太后满意的移开视线),哀家始终那句话,先帝遗诏未能尽善。光王资质所限,难承大统。应立先帝嫡子杞王李俊为王,合情合理。”
“杞王年纪尚幼,由光王一同大唐九合适不过。”马元贽否认太皇太后的话。
“国务繁重,光王纵然昂藏七尺。但凭其十岁孩童的智慧,可以有多合适?何况光王愚钝,无从改变,而先帝五子总有长大成人之日。”太皇太后依然直指李怡的愚钝。
“就算要立先帝五子,亦应先依遗诏立光王。在假以时日,带五子长成再论。”
“何必多此一举!试问一个痴儿凭什么去治理国家?”太皇太后不客气地否认马元贽说的话。
“有满朝文武辅助,难道就不可以治理国家大事?”马元贽拿出最后一个武器。
太皇太后讽刺的笑了笑“朝臣治国?如何治?何以治?(说着慢慢的站起来;逼问众人)黄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