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1/4 页)
上月初七日刚染病时,康熙便从南苑回了畅春园,一直住到今日都不曾回宫。
小喜不自觉四处张望一下,之后才悄声道:“回大人的话,今早万岁爷下旨,派雍亲王代祀南郊。”
项启源心里一个咯噔,面上却不好表露出来,挥手让他下去。
代祀南郊。康熙自己恐怕也知道死期不远了。
康熙五十五年他身体最不好的时候,曾经有大学士奏请正月初六日祈谷行礼之事,可否遣官代行,被康熙一口回绝,自称在口外水土好处已调养较长时期,身体甚觉康健,上辛之日应亲往行礼。后来又有一次不能致祭祈谷坛,太常寺奏请遣宗室公叶伯舒恭代。康熙称每遇祭祀,他必笃尽诚敬,祀典关系重大,须持心至洁,行礼合宜,方可上格神明,他认为叶伯舒举止迂钝,倘行礼未谙,反致不敬,于是命令太常寺另选他人。
而今日主动提出让人代为祭祀,明显是身体不支了。至于指定了四阿哥……是否一种暗示呢。
项启源翻开手边的病案,心思却全然不在那上头。
康熙这样的聪明人,这几年不会不考虑到继承人的问题,众所周知,废太子和八阿哥铁定是没戏了,年长皇子里头,也只有三阿哥和四阿哥符合资格。三阿哥文武双全,只是为人胆小,四阿哥办事妥帖,却是个冷面冷心的主,自然是让底下人不好站队。
恐是康熙也觉难以抉择,于是一直在两人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五十四年,单独召见二人,讨论出兵征讨策旺阿拉布坦进犯西藏的问题,六十年,命他们与大学士王鸿绪等人一起复查殿试试卷,五十一年到六十一年间,康熙年年轮流到他们二人园中进宴。
不过今日的这道圣旨,当时分出胜负了吧。
只是不能不顾虑另两个人: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
以腿疾为由沉寂多年——或者说是被康熙雪藏多年的十三阿哥重新出山,此时正在病榻前侍候着。他本是年少受宠的皇子,文治武功在众兄弟中名列前茅,飒爽英姿,风度翩翩,在大臣中也颇有人缘,虽然近十年来行事低调,但若要一呼百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他应该再没了称帝的心了吧。含漾说过,他是不适合当皇帝的。
至于十四阿哥,自从八阿哥失势起,仿佛就是他的得势之始。
在八阿哥的夺嗣计划遭到失败以后,十四阿哥变得更加活跃起来,虚闲下士,颇有所图。因康熙在建储问题上曾多次征求大学士李光地的意见,十四阿哥便召见他的门人陈万策,待以高坐,呼以先生。期望通过师生两人的联系,使李光地在康熙面前为他进言,并以此来博得大臣和士人的好感,在朝野内外为他传播声誉。如此一来,民间甚至有关“十四王爷虚闲下士”的流传,连卢氏天瑞等一介妇孺亦有所耳闻。
正在此时,康熙决意由皇子领兵远征策旺阿拉布坦,尽快平息西北地区的战火。不知为何,偏偏选中了年轻有为、颇具军事才干的十四阿哥,从而给了他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极好机会,引起人们的瞩目。
五十七年闰八月,十四阿哥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并由固山贝子超授王爵,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十二月,十四阿哥统帅西征之师起程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五十八年三月,抵达西宁,开始指挥作战。在军中被称为“大将军王”,在奏折中自称“大将军王臣”。康熙五十七年三月,授王爵于皇十四子,任命抚远大将军。
十四阿哥不负众望,几年下来,战功赫赫,清军攻克拉萨,收复西藏,达赖六世在拉萨举行了盛大的坐床仪式。足可载入史册。
项启源低下头。幸好自己只生了一个儿子,不管中不中用,反正家产也好、债务也罢,以后总是这个儿子继承的。
对了,静蕾的婚事得速速办了。
项太医家庶出的二小姐在十二月十二日这一天出嫁,婚礼虽然筹办得急匆匆,但好在项小姐有个能干的母亲和出手大方的父亲,嫁得也不至于太寒酸,至于嫁妆方面,相对于同样经济程度的家庭来说,真是好太多了。
项太医经常对项小公子说:“在现下的社会,女孩子比较被命运所迫,不得不依靠男人。出嫁前靠父亲,出嫁后靠丈夫。我自认这个父亲当得还不算太糟糕,可是说到丈夫,也只能看她们自己的造化了。一旦婚姻上头运气不佳,娘家若还有个能依傍的兄弟,也不算太糟。”
说到这里,项太医凝视着项小公子纯洁的双眸,将他看得心里发毛。随即语重心长地道:“天瑞,重点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