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开封府胥吏 > 第19章 命不同

第19章 命不同(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大明烟火我拿鬼当提款机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一边阳光一边乌云被活埋三年:我死了,他疯了!让你拍三国,你居然真跑去东汉四合院:我成了卡车司机慕晚贪欢,京圈大佬玩脱了将门姝色大厨穿到八零:穿成反派亲妈!十倍西楚霸王战力,开局手撕龙袍神厨小娘子:四个哥哥我来宠僵尸世界,从娶马小玲开始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三国S2逆天重来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鬼明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明末:乱世崛起诸天:创造乌托邦乐园

西夏,兴庆府。

在距离开封府不远的一处院子里,黄道元依旧在孜孜不倦的学习西夏文字并仔细研读《天盛律令》。

西夏首都兴庆府中为什么会出现开封府这个名字?

嵬名曩霄(李元昊)称帝之后在“去中国化”的工程上下了很大力度,废除汉字创造西夏文字,以及秃发令等政策相应出台,意在提高党项民族意识,摆脱曾经臣服于汉族王朝的影响。

但他想要推动国家发展,又不可避免的需要吸取中原王朝上千年的封建统治经验,这是他的无奈。西夏中央的机构中就有“中书”、“枢密”、“三司”等明显的中原官署名称,连首都兴庆府的府衙也效仿北宋被命名为“开封府”。

黄道元对于《天盛律令》的了解已经颇为娴熟了,但这还不够,他要做到的是精通。

黄道元自小开始的愿望是做官成为文人士大夫中的一员,但他却因为被迫做了宦官,成为了士大夫阶层最为鄙视的阉宦之流。当他因为做官的憧憬被其他宦官耻笑的时候,一次出宫的机会,西夏暗探准确找到了他,对方带来了西夏国相没藏讹庞的手书,愿意给他做官的机会,从一个县做起。

交谈很简单,但他很快就动心了。

知县的位置在旁人眼里也许不算高,但是对于黄道元而言,这百里至尊的荣光已经值得让他冒险一试了。

虽然他一直不清楚西夏国相是如何知道他一生夙愿的,更不知道对方是如何能这么精准的拿捏他,但他还是与西夏建立了合作关系,至少在他眼里是合作关系。

最初两年多的时间他只是向外传递消息,换取报酬,顺便等待能去西夏的机会。

终于,他等到了奉旨监军的机会,与没藏讹庞里应外合打了好水川之后最大的胜仗断道坞之战,这次他可以堂而皇之的以功勋之身进入西夏,可以堂堂正正的坐在一县正堂的位置上享受属于自己的荣耀。

当然,黄道元不知道的是,当初西夏探子并没有探查到他为官的夙愿。

在黄道元之前,西夏人这么多年都没有办法将触手伸入宋国的皇宫大内,但是那时的辽国经过多年经营,已经有设法与大内有了鱼雁瓜葛。辽人探知到一个宦官对于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愿望,当然黄道元的这一愿望是作为笑料被其他宦官谈起的,不止一次被谈起,就可以说明这愿望多么强烈。

作为辽国谍网的高层官员之一,卫仲铭在得到这一消息后敏锐的感到了价值,但是他没有上报,而是用此与西夏做了一个交易。

西夏得到这一消息如获至宝,就有了国相亲笔信与黄道元结盟的事。在黄道元眼中,西夏是一个新兴国家,朝气蓬勃,这里不同于中原王朝的迂腐顽固,不同于中原王朝的墨守成规,这里一定可以不拘一格用人,可以给自己这残缺之身一个为官的机会。

只是,黄道元从未想过,在大宋,如果一个宦官挤入士大夫阶层,所有士大夫都会觉得耻辱,在西夏就会有区别吗?

哪个朝廷命官会愿意与宦官同流?更何况大宋的宦官屡次作为监军影响军队指挥,造成重大损失,从当初的杨业到不久前的郭恩,大宋被宦官活活坑死的武将有很多,对于西夏这样一个以军武立国的国家而言,对他的鄙视恐怕比大宋的文官集团有过之而无不及。

外国的月亮未必圆,如果圆了也未必是为了满心向往的你啊。

这些黄道元不曾想到,他依旧在仔细学习西夏文和《天盛律令》,同时还在学习西夏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为了能胜任百里至尊的宝座而努力着。

李岐山隔着门缝看到黄道元勤奋求学的身影,不由觉得好笑,随即又感慨道:“对命运的无知,也是一种福气啊”

李岐山出身党项,但是与嵬名曩霄(李元昊)不是一脉,他的祖先拓跋赤辞是唐太宗时期赐姓李,嵬名曩霄(李元昊)的祖先是拓跋赤辞的侄子拓跋思太,这一脉直到唐僖宗年间才被赐姓李。

二者有所区别,所以他的姓氏没有随之改为嵬名,依旧是姓李。从小长辈就告诉他,当初代表大唐招揽他们祖先拓跋赤辞的是大唐最厉害的将军卫国公李靖,为他们赐姓的是最伟大的皇帝唐太宗,那是所有人都要对之俯首称臣的天可汗。

李岐山的家族一向认为自己的血统很高贵,李元昊祖上拓跋思恭在晚唐才跑去大唐抱佛脚,被一个昏君唐僖宗赐了李姓;契丹当年就是唐天子眼中的贼子,降而复叛叛而又降,首鼠两端毫无风骨;赵宋官家是欺负孤儿寡母得了天下,人臣反主的奸佞之徒。相比于这

目录
女汉子系统[末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