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第2/2 页)
很困惑……”他微微一笑,又恢复以往超然的神态。“其实,不只阴兴回了阴家,今日我亦要回家!”“回蔡阳?”脑子急转,我已明了,“你回去通知刘伯升?”“我还在等一个人,等他来了便立即动身。”“谁?”“李轶。”刘秀不再瞒我。“你和李通他们谈妥了?”“嗯。”他秀气的脸上再次露出那种悲悯的神气,“大势所趋,非我所能避免。无论我接不接受,以大哥之心,推翻新莽,匡复汉室已成定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二姐夫对我所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的嘴角虽仍有笑意,在我看来却已平添一缕无奈。“你们……打算怎么做?李通……宗卿师他……”“李通已遣侄儿李季星夜赶回长安通知宗卿师,李守会赶在立秋之前带着李氏族人撤离长安。”他顿了顿,语重心长的对我道,“你……作为阴家一份子,也该有个准备了,依我看,你还是早些回阴家吧。”“我不回阴家,我要跟你回蔡阳!”他怔怔的看着我,许久嗫嚅:“为何?”“既然知道阴家也参与其中,我自然抽身不得。大哥不在家,阴兴还是个束发孺子……”我不愿做个柔弱无能的女人,厌倦了一味躲在家中不问世事的生活。即使有一日天真的塌了,那天上许多个窟窿里必然有一个得是我捅的。“你……”刘秀不解的打量着我,目光中审度的味道更浓。门上轻叩,有人在门外细声禀告:“刘公子,李公子到了!”我咧嘴一笑,扬眉道:“好!那我们走吧。”刘秀在我身后脚步一顿:“你当真要跟去蔡阳?”“是。”“那……好吧。”他犹豫的松口,“只是……”他收了口,没再说下去,我不知道他想“只是”什么,见他肯妥协早喜出望外,未再深究。告白追本溯源,刘秀的五世祖乃是汉景帝的儿子——长沙王刘发,也就是西汉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刘彻的六哥。不过刘发的出身远没有刘彻那么高贵,刘发之母名唤“唐儿”,乃是景帝宠妃程姬宫中的一名侍女。刘发其实不过是景帝的一夜醉酒云雨后留给唐儿的纪念品,因生母出身卑微,在景帝十五个皇子里,他的地位最低,分封属邑时,他得到的也仅是南方一块潮湿贫瘠之地。到了汉武帝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化诸侯王势力,以推恩令的形式,重新分割诸侯王的封地,遍封诸侯王的子弟。由于这一道指令,刘发的第十三子刘买非嫡非长,居然也得到了封侯,封邑就在零陵郡泠道县的舂陵乡。刘买过世后,长子刘熊渠继享舂陵侯的爵位,子承父业,而后又传长子刘仁。刘仁嫌南方气候过于潮湿,遂上书当时的汉元帝,内徙南阳郡,得到恩准。这一支刘氏宗族便迁至南阳郡蔡阳县的白水乡,仍以“舂陵”为封国之名。但是刘秀却不是刘仁那一系的,他的曾祖父刘外乃是刘买次子,没有继承爵位的资格,最终官至郁林太守。刘秀的祖父刘回官至巨鹿都尉,职位虽次于郡守,但到底也是个二千石官秩的地方长官。可到了刘秀父亲刘钦却一代不如一代,只做了个南顿县令,到了刘縯,更是摊上王莽篡位,取消了刘氏宗亲的一切应得的待遇。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不惜厚着脸皮拿出缣帛,当着刘秀的面,把这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写了下来,才总算理顺了刘秀他们家和汉家刘氏的关系。其实按着这么看,刘縯、刘秀兄弟的确算是刘邦的子孙,身上流着汉高祖的血脉,只不过是旁支的旁支,庶出的庶出……若以一棵参天大树为喻,刘縯他们绝对和大树干无缘,只是纵横千错的树杈上的某片小树叶。马车东摇西晃,我一边在脑海里整理刘姓族谱,一边呲牙咧嘴的笑。刘秀安安静静的坐在我边上,虽然这一路我的问题既杂且白,他倒是有问必答,丝毫没有半分的不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